考点内容

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四大规律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实践亲自获得的,间接经验主要指书本知识,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知识,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四统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

考点详情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分别是什么。直接经验指的是学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体悟、感知出来的知识。例如:牛顿在实践摸索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于他而言就是直接经验。而间接经验指的是学生学习的是历史进程中人类积累的一切经验,文化成果。例如:我们现在通过书本来学习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对我们而言这就是间接经验,因为我们学的是牛顿的经验。

其次,大家结合实际会清楚,我们的学生主要是通过书本来学习知识,而书本上的知识大多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所以说我们所学的知识以间接经验为基础。

最后,我们的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以抽象的文字符号表示的,是前人的认识和概括,而不是来自学生的实践和经验,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例如:物理老师在讲解摩擦力这个抽象概念的时候,同学们头脑中已经存在一些直接经验,如知道皮球踢一脚不会一直滚下去等等类似的例子。教师会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传授新的知识。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这一规律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如:我们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需要储备一定的单词、语法知识,所以说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掌握知识虽是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掌握知识一定可以发展能力。就像我们很多人记住了很多单词、语法知识,但是口语交流的能力还是很低。

二是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够学习掌握一些知识。如:小学生教材中不会设置立体几何和函数的知识,而初高中的教材中有这些知识,是因为初高中的学生抽象思维发展起来了,于是可以去学立体几何和函数知识。这就体现出了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基础。

(三)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这一规律也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指引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进程以及结果和质量,还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二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主要体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学习内容以学生的兴趣、需要来支配。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这一规律同样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例如: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培养出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激发了同学们对父亲的爱和孝顺。

二是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例如:一代伟人周恩来的爱国情感激励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说法道出了教学过程中必须以( )为主的道理。
  • A. 传授书本知识
  • B. 组织学生活动
  • C. 通过实践获得经验
  • D. 学生的生活经验
2. (单选题)智育应以教给学生( )为主。
  • A. 间接经验
  • B. 直接经验
  • C. 实践经验
  • D. 生活经验
3. (单选题)由于教学分工的深入,一些科任教师认为学习的行为习惯培养和心理健康与自己的教学工作无关,这些教师没有认识到( )。
  • A. 知识传授与品德塑造相统一
  • B.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
  • C. 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
  • D.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4. (单选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其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才能被学生接受且转化为自身的经验。据此,可以认为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指标是( )。
  • A. 学科知识的逻辑性
  • B. 课程设计的合理性
  • C.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D. 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5. (单选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6. (单选题)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 B.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 C.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 D. 传授知识与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7. (单选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以( )为主。
  • A. 获得直接经验
  • B. 进行社会实线
  • C. 获得间接经验
  • D. 教学科学实验
8. (判断题)教学过程只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9. (判断题)学生掌握了知识就一定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
10. (单选题)有学者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好在相反方向,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教学过程是具有( )特点。
  • A. 间接性和直接性
  • B.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 C. 知情意相统一
  • D. 教育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1. (单选题)刚上小学的小红对妈妈说:“用眼睛看就可以学到东西,为什么要上课呢?”妈妈说:“你自己去摸索,太费时间了,老师教你,你就会学得又快又好。”这反映的教学规律是 (  )。
  • A. 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相结合
  • B.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
  • C.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结合
  • D. 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动性相统一
12. (单选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D.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3. (单选题)李老师在讲解圆周率时,给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在当时数学工具匮乏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为数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  )。
  • A.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 B. 传授知识与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 C.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 D.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4. (单选题)欧美正在兴起“真实性学习”的热潮,主张课堂学习要与真实生活生产有机衔接,让学习从学校空间拓展到真实的生活生产空间,这种潮流体现了(  )。
  • A. 知识传授与品德塑造相结合
  • B.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 C.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 D.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15. (单选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往正确方向努力,采用科学方法学习,进而获得良好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客体
  •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客体
  • C.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主导作用
  • D.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16. (单选题)“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赫尔巴特的这句话表明教学过程具有(  )特点。
  • A. 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B. 正面教学与反面教学相结合
  • C. 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 D.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17. (单选题)为了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老师不仅引导学生看书了解理论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这体现了(  )。
  • A.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 B.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 C. 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规律
  • D.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18. (单选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  )。
  • A. 主体地位
  • B. 主导地位
  • C. 主宰地位
  • D. 中心地位
19. (多选题)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  )为主。
  • A. 书本知识
  • B. 实际技能
  • C. 直接经验
  • D. 间接经验
20. (单选题)“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  )。
  •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 B.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 C. 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21. (单选题)学校的模范教师刘老师,在上每一堂课之前都会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了解大家的学习准备情况,然后才会设计教学过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也会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体现了刘老师遵循教育过程中(  )。
  • A.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 B.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 C.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 D.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2. (单选题)“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 A. 知识的传授
  • B. 发展学生的能力
  • C.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 D.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3. (单选题)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是(  )。
  • A.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 B.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 C.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 D.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结合
24. (单选题)数学课上,王老师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要求学生坐好看黑板,学生举手提问时也不予理会,只顾讲知识。王老师的教学过程违背了(  )。
  • A.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 B.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 C.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 D.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5. (单选题)朱老师课下和学生打成一片甚至以朋友相称,课上则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必要时加以纠正与规范,结果教学效果十分良好,这体现教学过程中的(  )。
  • A. 发展性规律
  • B. 双边性规律
  • C. 教育性规律
  • D. 间接性规律
26. (判断题)学生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
27. (单选题)列宁指出,“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这句话阐明了(  )。
  • A.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 B.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 C.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 D. 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
28. (单选题)教学的发展性规律是(  )。
  • A.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 B.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 C.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 D. 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觉悟相结合
29. (单选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 A. 传授学生知识
  • B. 发展学生能力
  • C. 培养学生个性
  • D. 养成学生品德
30. (单选题)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  )。
  •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 B.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 C.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 D.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