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的理论主要包括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生活本位论和辩证统一论。这些理论主要从其代表人物、观点等方面进行学习,比如说宗教本位论基本观点是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信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这种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认为教育需要,也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教育对人们的良知具有唤醒功能。大家在做题时遇到有关宗教、上帝、灵魂、神等有关字眼及论述即可与宗教本位论的观点联系。
1、六大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生活本位论、辩证统一论。
2、代表人物:
(1)宗教本位论:斯丁和阿奎。
(2)社会本位论:社会爸爸恐吓图图的那个儿子。
(3)个人本位论:孟子爱啰嗦,杀了福禄齐。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5)生活本位论:斯宾塞准备生活;杜威适应生活。
(6)辩证统一论:马克思。
一、宗教本位论。
1、基本观点: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信的宗教人士。
2、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斯丁和阿奎)
3、备考指导:这种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认为教育需要,也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教育对人们的良知具有唤醒功能。大家在做题时遇到有关宗教、上帝、灵魂、神等有关字眼及论述即可与宗教本位论的观点联系。
二、社会本位论。
1、基本观点: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
2、代表人物:巴格莱、孔德、赫尔巴特、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孔子、荀子。(社会爸爸恐吓图图的那个儿子)
3、备考指导: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这种极端的主张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造成对人本性的束缚和压抑。核心观点即围绕着“社会”展开。大家在做题时遇到与社会利益,与公民等相关的论述可考虑社会本位论。
三、个人本位论。
1、基本观点: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2、代表人物:孟子、爱伦凯、罗杰斯、马斯洛、卢梭、萨特、奈勒、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孟子爱啰嗦,杀了福禄齐)
3、备考指导:个人本位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强调人的本性需要和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探讨过程中不免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有明显的片面性。核心观点即围绕着“个人”展开。人物比较多,建议大家可以编口诀记忆,比如:孟子爱啰嗦,杀了福禄齐。另外,不管人物知不知道一定要注意的是对核心观点的把握。
4、几个社会本位论的常见考点:
(1)《学记》中曾谈到:“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中国古代教育一直以修身为本,但修身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平天下”。
(3)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国家必须由三部分人组成: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选拔这些人,使其各司其职。
(4)“我们的本身最重要的部分都是从社会得来的。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涂尔干
四、教育无目的论。
1、代表人物:杜威
2、基本观点:杜威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3、备考指导:杜威认为教育除了本身之外没有其他的目的,主要以理解杜威的核心思想为主。
五、生活本位论。
1、代表人物:斯宾塞、杜威等
2、基本观点: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斯宾塞提出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准备生活说”,杜威以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
六、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1、代表人物:马克思
2、基本观点:认为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两方面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