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多选题)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 A. 在教师的讲述下理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 B. 两岁儿童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背诵古诗
  • C. 背诵乘法口诀表
  • D. 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学习的分类

考点简介学习分类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心理学家应征入伍,从那时起,军队内部利用风靡一时的行为主义学习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军事人员训练,但收效甚微。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人类学习的复杂程度,绝非仅靠外在行为就能全部诠释。而想要利用学习论原理指导教学,首先必须研究学习的分类。[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学习的分类》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学习的分类》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学习的分类》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答案解析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分类。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发现学习可以按教师指导的多少,分为无指导的发现学习和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指一种结构化的发现学习,由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提供有关的材料信息,引导学生去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例如利用公式解题、学校实验室试验、听教师精心设计的指导等。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选项中,“两岁儿童在不理解意义的情况下背诵古诗”、“背诵乘法口诀表”背诵时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属于机械学习;“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属于有指导的发现学习。B、C、D三项正确。 A项:“在教师的讲述下理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中,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同时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联系,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CD。 参考文献:刘冬梅主编;刘文焕,罗萍,王静明副主编.教育心理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06.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