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选用依据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共有四类,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有:演示法和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最后一类是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方法:欣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我们可以把这四个分类简化为四个字:说、看、做和感。语言传递主要是靠说的,直观感知是靠看的,实际训练主要是靠做,也就是行动的,而情感陶冶则是主要是靠感受的。选用依据的话简单记忆就是一课程二师生三教学。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语言传递: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直观感知:演示法+参观法。

3、实际训练: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情感陶冶:欣赏教学+情景教学。

5、选用依据:一课程二师生三教学。

考点详情

一、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四种方式:

讲述: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学科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又分为科学性讲述和艺术性讲述。

讲解: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自然学科教学中运用较多。

讲读:教师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讲、读、练、思相结合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用于语文、外语教学中,也可用于数理化学科教学。

讲演:以教师的学说或报告的形式在较长的时间里系统地讲授教材内容,条分缕析,广征博引,科学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一种讲授方式。因为讲演时间长、知识面涉及广、难度大,主要运用于大学教学中,中小学中较少运用。

优缺点:能在短时间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运用谈话法,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是谈话法的前提。

优点:能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

缺点: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能广泛使用。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优缺点: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但是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级运用较多。

(4)读书指导法

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定义: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时间,难度不宜太大;演示内容要贴近生活。

(2)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际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参观、总结性参观。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为: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3)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

(4)实践活动法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欣赏教学法

定义: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包括对自然的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和对艺术的欣赏等

(2)情景教学法

定义: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比如:音乐渲染的情景、言语描述的情景等。

二、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一课程二师生三教学)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 A. 讲授法
  • B. 谈话法
  • C. 实验活动法
  • D. 练习法
2. (单选题)以下哪项属于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A. 读书指导法
  • B. 情景教学法
  • C. 实践活动法
  • D. 参观法
3. (单选题)教师展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提高感性知识的方法是()。
  • A. 讲授法
  • B. 讨论法
  • C. 演示法
  • D. 实习作业法
4. (单选题)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是(    )。
  • A. 讲授法
  • B. 谈话法
  • C. 实验法
  • D. 演示法
5. (单选题)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等的教学方法是(    )。
  • A. 讲解法
  • B. 讲述法
  • C. 讲演法
  • D. 讲读法
6. (单选题)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试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 练习法
  • B. 演示法
  • C. 实验法
  • D. 发现法
7. (单选题)以下哪项属于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 A. 读书指导法
  • B. 情景教学法
  • C. 实践活动法
  • D. 参观法
8. (多选题)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 A. 演示法    
  • B. 实验法    
  • C. 参观法    
  • D. 练习法
9. (单选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是(    )。
  • A. 传递—接受法  
  • B. 情境—陶冶法  
  • C. 自学—辅导法
  • D. 引导—发现法
10. (单选题)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 A. 暗示教学法
  • B. 讲授法
  • C. 实验法
  • D. 参观法
11. (单选题)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柱形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实验法
  • B. 练习法
  • C. 作业法
  • D. 演示法
12. (单选题)教学方法设计是否妥当,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绩与教学效率的高低。关于教学方法设计的依据,以下四位教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恰当的是()。
  • A. 陈老师认为,如果教学任务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智力为主的,那么设计发现法、讨论法比较合适
  • B. 沈老师认为,如果教学目标是传授新知识,建立新概念,那么设计直观性强、逻辑性强的方法比较合适
  • C. 曾老师认为,中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有了一定发展,因此可设计讲解法、谈话法代替演示法等直观教学法
  • D. 洪老师认为,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个性特点,设计那些自己掌握的较好的教学方法
13. (多选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 )。
  • A. 教学目标
  • B. 教学内容的特点
  • C. 教师的个性与特长
  • D. 学生年龄特征
14. (单选题)在物理课上,李老师为了更好地说明摩擦力的原理,他操作橡胶轮的小车在玻璃、木板和橡胶板等不同材质的表面上滑行,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摩擦力对小车运行距离长短的影响。李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 A. 实验法
  • B. 演示法
  • C. 讲授法
  • D. 练习法
15. (单选题)王老师带领学生到郊外果园,请有经验的果农讲述果树种植的基本常识。王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 A. 谈话法
  • B. 参观法
  • C. 讨论法
  • D. 演示法
16. (多选题)关于“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教育教学方法指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 B. 教学的模式方法等不是机械的、教条的
  • C.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 D. 应该将各种方式方法灵活恰当地运用
17. (多选题)科学课上,张老师让学生分组观察自己养的蚕宝宝,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全班谈论学习成果,张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
  • A. 演示法
  • B. 参观法
  • C. 谈话法
  • D. 讨论法
18. (单选题)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等进行示范,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 A. 练习法
  • B. 演示法
  • C. 实验法
  • D. 发现法
19. (单选题)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向学生做展示性试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能力,这种方法叫做( )。
  • A. 观察法
  • B. 实验法
  • C. 演示法
  • D. 练习法
20. (单选题)化学老师在讲氧气的性质时,带来了两瓶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怎么区分他们呢?老师发问后,将两根燃烧的木条分别伸进了两个瓶子,告诉学生燃烧的更剧烈的是氧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
  • A. 讲授法
  • B. 实验法
  • C. 演示法
  • D. 谈话法
21. (多选题)张老师是初级中学的生物教师。在学习“花的结构”第一课时知识时,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花的基本结构,其后向同学们展示了花的解剖标本,放映了花的结构图片;第二课时,同学们来到生物实验室,张老师帮助同学们修订实验计划,指导同学们用镊子刀片解剖一朵真正的百合花。该案例中张老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
  • A. 讲授法
  • B. 演示法
  • C. 练习法
  • D. 实验法
22. (单选题)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调查和研究,此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方法是(  )。
  • A. 练习法
  • B. 实习法
  • C. 实验法
  • D. 参观法
23. (单选题)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
  • A. 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 B. 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 C. 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 D. 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24. (单选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快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玻璃管内,观察到细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产生,因为氧气有助燃的性质,由此验证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 A. 讨论法
  • B. 活动法
  • C. 练习法
  • D. 实验法
25. (单选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等,供学生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
  • A. 讲授法
  • B. 范例法
  • C. 演示法
  • D. 探究法
26. (多选题)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基本依据是(  )。
  • A. 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 B. 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 C. 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以及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 D. 只选择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
27. (单选题)在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体验事物真善美的教学方法是(  )。
  • A. 情境教学法
  • B. 情感陶冶法
  • C. 欣赏教学法
  • D. 榜样示范法
28. (单选题)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学生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行群体性讨论、发表看法,借以交流信息、互相启发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 A. 读书指导法
  • B. 演示法
  • C. 谈话法
  • D. 讨论法
29. (单选题)在一堂生物课上,王老师运用人体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人体的结构构成,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 A. 实验法
  • B. 练习法
  • C. 作业法
  • D. 演示法
30. (单选题)练习法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和技能性学科。运用练习法的要求不包括(  )。
  • A. 明确目的和要求
  • B. 精选所需材料
  • C. 采用正确的方法
  • D. 语言要准确清晣、简练生动
31. (多选题)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 A. 讲授法
  • B. 谈话法
  • C. 读书指导法
  • D. 讨论法
32. (单选题)为了使学生知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光照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王老师让同学们用手电筒,分不同方向对跳棋子进行照射,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并分小组记录影子长度的数据,王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 A. 练习法
  • B. 演示法
  • C. 实验法
  • D. 实习作业法
33. (单选题)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况,教师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像物理、数学这样高难度的学科,通常包含着较多的原理、公式等复杂内容,一般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效果最好?(  )
  • A. 小组讨论法
  • B. 讲授法
  • C. 师生互动法
  • D. 自主学习法
34. (单选题)对于体育、音乐、美术等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教学时常用的教学方法是(  )。
  • A. 演示法
  • B. 讨论法
  • C. 练习法
  • D. 实验法
35. (单选题)王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带领学生一起用剪刀和胶带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了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 A. 实验法
  • B. 练习法
  • C. 演示法
  • D. 情境法
36. (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真,善,美的教学方法是(  )。
  • A. 实验法
  • B. 情境教学法
  • C. 参观法
  • D. 欣赏教学法
37. (单选题)化学课上老师用红P与白P的化学原料给学生们展示燃烧现象,学生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按照老师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该课堂属于(  )类型的课程。
  • A. 新增
  • B. 演示
  • C. 技能
  • D. 复习
38. (单选题)在明德中学,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推崇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但给初一年级上英语课的魏老师,还是倾向于采用讲授法。魏老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使用了讲授法的是(  )。
  • A. 基于班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知识的讲授
  • B. 讲授英语知识忽略知识点之间的组织性、逻辑性
  • C. 讲授英语词汇时,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新词汇
  • D. 长时间地进行讲授,甚至占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39. (单选题)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  )为主的教育方法。
  • A. 情感陶冶
  • B. 直观感知
  • C. 实际训练
  • D. 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