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加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重新恢复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舞台上一位极有影响的主角,他原是经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他吸收入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思想和建构主义认知学习心理学的思想,形成了有理论支持也有技术操作支持的学习理论。他的关于学习的观点被公认为“行为主义——折衷主义”的心理学理论。1974年,加涅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展示了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流程。
1、学习信息加工模式:执行控制+期望。
2、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
3、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1974年,加涅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展示了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流程。
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执行控制”和“期望”这两个部分。
(1) “执行控制”即已有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
(2) “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2.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学习的角度——每个阶段学生要完成什么任务,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1)动机阶段
把学习者的期望与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Eg:老师在上课之前通过游戏和各种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了解阶段
在该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在知觉过程中,学习者会依据他的动机和预期对信息进行选择,把注意放在那些和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关的刺激上。
Eg: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老师演示的实验之上。
(3)获得阶段
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进行了编码和储存。教师要帮助学习者采用较好的编码策略,以利于信息的获得。
Eg: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弄明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
(4)保持阶段
经过获得阶段,已编码的信息将进入长时记忆的储存器,这种储存可能是永久的。
(5)回忆阶段
也就是信息的检索阶段,这时,所学的东西能够作为一种活动表现出来。这一阶段,线索很重要,提供回忆的线索将会帮助人回忆起那些难以回忆的信息。因此,教师就要提供一些有利于记忆和回忆的线索,教会学生检索、回忆信息的方法和策略。
Eg:通过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帮助学生记忆教师职业道德。通过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历史朝代。
(6)概括阶段
学习者要想把获得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首先要依赖于知识的概括,同时也依赖于提取知识的线索。
Eg:老师用直角三角形讲解勾股定理,将这一定理应用到生活中直角的三角大桥。
(7)操作阶段
也就是反应的发生阶段,就是反应发生器把学习者的反应命题组织起来,使它们在操作活动中表现出来,因此,作业的好坏是学习效果的反映。教师在这阶段要提供各种形式的作业,使学习者有机会表现他们的操作活动。
Eg:老师给学生呈现各种作业,例如:学习完乘法后给学生布置大量习题。
(8)反馈阶段
通过操作活动,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识记方式:前面两个阶段是学习的预备状态、中间两个阶段学的过程往脑子里装的过程、后面三个阶段是往外用的阶段。
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论
加涅最大的贡献在于将教学目标归纳为五种学习结果,他认为人类学习的本质在于五种学习结果: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方面的改善。首次将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大大地发展了教学目标理论。
(1)智慧技能
使符号应用成为可能的性能称为“智慧技能”。广义地讲,对学习者而言,用来表征环境的符号就构成语言,语言是用来记录和交流学科中的关系(概念、规则)的,所以这类关系的学习设计智慧技能的学习。它是“知如何”或程序性知识。
(2)认知策略
个体已习得支配他自己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这些控制学习者自身内部过程技能的一个总的名称是认知策略。普遍适用于各种知识内容,如注意策略、编码策略、提取策略、记忆搜寻策略以及思维策略等。
(3)言语信息
一个人可能学会口头言语或书面语言表达、打字或通过绘画来陈述或告诉一个事实或一系列事件。如一些事实,一周的天数,城市的名称及地理位置等;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等;他面临着怎样造一个很简单的句子,和陈述信息两个任务。它是“知什么”或陈述性知识。
(4)动作技能
学习者习得的一系列组织化动作的整体,这些动作彼此关联,构成一个综合性活动的基础,在人们的行为表现中容易识别。这就是动作技能。
(5)态度
学习者获得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状态。如某人可能更倾向于把打高尔夫球作为自己的娱乐活动,而另一个人在学习之余宁愿选择学习物理学而不愿学习英国文学。这种倾向对学习者而言,通常被看作选择而非具体的行为表现,我们称之为“态度”,指那种持续时间较长且使得个体的行为在各种具体情境中具有一致性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