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主要解决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力量。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认知模式--皮亚杰、科尔伯格--最流行、最广泛--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力(道德认知)

2、体谅模式--彼得·麦可费尔(谅心狗费)--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道德情感)

3、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观察榜样并进行模仿、学习(道德行为)

4、价值澄清模式--拉斯、哈明(澄清的哈拉子)--帮助学生通过分析,澄清价值观并进行正确的选择

5、集体教育模式--马卡连柯--强调集体和个体相互影响

考点详情

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主要解决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力量。

一、德育模式

二、认知模式VS体谅模式

(一)认知模式(口诀:个体理性认知社会)

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2.注重个体主体认知和社会客体相互作用

3.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二)体谅模式(口诀:健人善自做主)

1.坚持性善论

2.坚持人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的倾向性

3.把培养健全的人格为德育目标

4.大力倡导民主德育观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多选题)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 )。
  • A. 体谅模式
  • B. 社会学习模式
  • C.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 D. 价值澄清
2. (单选题)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认为不能想象他人的内心世界,就无法拥有真正道德。这种观点符合( )。
  • A.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
  • B. 价值澄清理论
  • C.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D. 社会学习理论
3. (单选题)当学生之间产生了矛盾,教师往往教育学生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考虑。这是德育中的(  )。
  • A.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 B. 体谅模式
  • C. 社会行动模式
  • D. 价值澄清模式
4. (单选题)在“感动中国”的主题班会中,班主任重视榜样的力量,向学生讲述了“王继才32年如一日守卫祖国海岛”的事迹。由此可知,该班班主任的做法体现的德育模式是(  )。
  • A. 体谅模式
  • B. 价值澄清模式
  • C. 认知模式
  • D. 社会模仿模式
5. (单选题)“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个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 A. 认知模式
  • B. 体谅模式
  • C. 价值澄清模式
  • D. 社会模仿模式
6. (单选题)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并强调道德两难问题的道德模式是(  )。
  • A. 体谅模式
  • B.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 C. 价值澄清模式
  • D. 社会模仿模式
7. (多选题)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用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们的道德发展具有(  )。
  • A. 阶段性
  • B. 差异性
  • C. 顺序性
  • D. 不平衡性
8. (单选题)道德认知模式最先由(  )提出。
  • A. 加涅
  • B. 科尔伯格
  • C. 班杜拉
  • D. 皮亚杰
9. (单选题)道德教育的(  )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 A. 体谅模式
  • B. 认知模式
  • C. 社会模仿模式
  • D. 价值澄清模式
10. (单选题)在某次主题班会中,班主任重视榜样的力量,向学生们讲述了雷锋事迹并宣扬雷锋精神,由此可知,该班主任的做法体现的德育模式是(  )。
  • A. 体谅模式
  • B. 价值澄清模式
  • C. 认知模式
  • D. 社会模仿模式
11. (单选题)体谅模式理论主张教师要采取(  )。
  • A. 积极立场
  • B. 中性立场
  • C. 客观立场
  • D. 主观立场
12. (单选题)体谅模式是围绕(  )的道德教育。
  • A. 道德两难问题
  • B. 人际-社会情境
  • C. 社会学习论
  • D. 道德知识构建
13. (单选题)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是由(  )创立的。
  • A. 瓦根舍因
  • B. 班杜拉
  • C. 赞科夫
  • D. 凯洛夫
14. (单选题)德育“认知模式”的提出者是(  )。
  • A. 科尔伯格
  • B. 皮亚杰
  • C. 班杜拉
  • D. 奥苏伯尔
15. (单选题)使用诸如“你发现公交车上有老人突发昏厥,接着可能发生什么?”之类的人际互动等情境问题,组织学生展开交流,续写故事,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这种德育教育的典型做法属于(  )。
  • A. 社会学习模式
  • B. 集体教育模式
  • C. 体谅模式
  • D. 价值澄清模式
16. (单选题)注重个体认知与社会客体相互作用的德育模式是(  )。
  • A. 认知模式
  • B. 体谅模式
  • C. 社会模仿模式
  • D. 价值澄清模式
17. (多选题)下列属于社会学习模式主要观点的是(  )。
  • A.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随着个人经验的变化而变化的
  • B. 道德教育应该促进发展成熟的社会判断和行为
  • C. 德育过程要充分认识重视榜样的作用和强化的方法的运用
  • D. 社会环境、文化是影响人的道德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
  • E. 注重人与人直接的理解和沟通
18. (单选题)学会关心是下列(  )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A. 认知模式
  • B. 体谅模式
  • C. 价值澄清模式
  • D. 社会模仿模式
19. (单选题)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 科尔伯格
  • B. 皮亚杰
  • C. 麦克费尔
  • D. 班杜拉
20. (单选题)某班级开展“大爱无言,送最美抗疫战士”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
  • A. 价值澄清模式
  • B. 认知模式
  • C. 体谅模式
  • D. 社会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