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认为不能想象他人的内心世界,就无法拥有真正道德。这种观点符合( )。

  • A.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
  • B. 价值澄清理论
  • C.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D. 社会学习理论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德育模式

考点简介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主要解决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力量。[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德育模式》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德育模式》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是指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主要的德育模式包括认知理论、体谅理论、社会模仿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诺丁斯提出的,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如果不能想象他人的内心世界,就无法拥有真正的道德。A项正确。 B项:价值澄清理论由拉斯与哈明提出,他们主张要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其目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科尔伯格,这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学习理论即社会模仿理论,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主张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因此,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来源:张世善,学校文化自觉与课程教学改革[M]2012】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