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张老师喜欢给学生观看一些十分热血的视频,如某学生一开始成绩非常不好,但通过努力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以此来激励学生,张老师采用的方法属于(  )。

  • A. 成就动机培养
  • B. 成败归因训练
  • C. 自我效能感培养
  • D. 直接经验训练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学习动机理论

考点简介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强化的结果。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成就动机最初由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提出,后来由阿特金森加以发展。韦纳及其同事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大量关于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学习动机理论》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学习动机理论》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其影响因素包括①成败经验(最重要的因素);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信息;④情感状态等。学生通过观看其他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来激励自己,属于替代性经验激发自我效能感。C项正确。 A项:成就动机培养包括: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题干强调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属于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A项太宽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成败归因训练的步骤:①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②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功体验;③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