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多选题)托尔曼的动物学习迷宫实验揭示了(  )。

  • A. 潜伏学习的存在
  • B. 学习是通过顿悟产生的
  • C. 学习并不是S-R的直接联结
  • D. 外在强化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
  • E. 未受奖励的学习期间,认知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认知主义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考点简介符号学习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Edward Chase Tolman)提出的一种早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即认为学习是对情境所形成的完整认知地图中符号与符号之间关系的认知过程。[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认知主义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答案解析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托尔曼的相关理论。托尔曼设计了著名的“潜伏学习实验”。该实验对象是三组小白鼠,在此实验中,发现动物在获得强化前已出现学习倾向,认知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只不过未表现出来。因为开始没有得到食物的小白鼠在得到食物后迅速地走出迷宫,说明小白鼠在没有得到强化前就已经出现了学习,只是在没有食物前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这样的现象托尔曼称之为“潜伏学习”。潜伏学习证明学习并不是S-R之间的直接联结。因此,托尔曼提出以下理论:动物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也就是它在走迷宫时,根据对情境的感知,在头脑里有“一种预期”(或者称为“假设”)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潜伏学习”是托尔曼提出的最重要、最有名的理论部分。由此可知A、C、E三项正确。 B项:学习是通过顿悟产生的,属于苛勒的完型——顿悟说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在托尔曼看来,行为主义强调的“外在的强化”(也就是“S”)虽然有助于个体的学习行为,但是“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CE。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