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判断题)小学生常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说明道德发展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考点简介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前道德阶段(1~2岁)、他律道德阶段(2~8岁)、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进一步的完善研究,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来划分道德的发展水平。[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通关特训题库 第4关

    答案解析

    答案N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权威阶段(5 ~ 8 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认为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也就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来进行道德判断,这属于权威阶段。 故表述错误。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