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 )的基础上制定的。

  • A. 竞争
  • B. 尊重与合作
  • C. 学习与发展
  • D. 服从与遵守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考点简介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前道德阶段(1~2岁)、他律道德阶段(2~8岁)、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科尔伯格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进一步的完善研究,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来划分道德的发展水平。[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通关特训题库 第4关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儿重品德发展阶段是一个连续发展的统一体。在从他律到自律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的影响。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而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