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化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 A. 加里培林
  • B. 安德森
  • C. 冯忠良
  • D. 奥苏伯尔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考点简介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1959年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安德森三阶段理论是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1)在认知阶段,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以及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2)在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化即程序化的过程;(3)在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使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减小,且不易受到干扰。B项正确。 A项: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1)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