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教学过程的概念及本质

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加下,由教育机关专门组织起来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受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学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学活动过程。而现在对教学过程的定义:教学过程是依据学科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教师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复杂的、多方面统一的教育过程。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概念:教与学的统一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过程的一种形式

3、本质:认识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引导性+间捷性+交往性+教育性。

考点详情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1.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加下,由教育机关专门组织起来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使他们受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2.教学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学活动过程。

而现在对教学过程的定义:教学过程是依据学科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在教师指导下,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复杂的、多方面统一的教育过程。这一概括语表明:教学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过程的一种形式。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致性表现为:

(1)认识主体具有一致性,认识的主体都是人。

(2)认识的检验标准具有一致性,都要在实践中被检验。

(3)认识过程的顺序具有一致性,都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感性-理性-实践)

(4)认识结果具有一致性,都是通过认识客观世界,掌握科学真理,最终达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目的。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学生的认识过程既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过程具有一致性,又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间接性

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已知的间接知识,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

(2)引导性

学生具有不成熟性,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才能有效地达到认识的目的。

(3)简捷性

通过学习间接知识,可以减少探索的时间,避免探索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经过专门设计的、简化的、缩短的认识过程。

(4)概括性

学习的知识是经过概括提炼的认识成果。

(5)高效性

可以减少探索的过程和时间,短时高效地掌握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

(6)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7)实践性

都是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进行的,具有实践的性质。

(8)教育性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9)发展性

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10)认识的有领导性

一般的个体认识活动只存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结构,而教学认识由于教师的介入形成了独特的教师领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三体结构。学生的认识活动是通过教师有领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

(11)有序性

即人类的认识过程往往表现出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和曲折性,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体系是以学科的逻辑性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较强的序列性。

3.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1)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体认识活动,而是社会群体性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认识活动。它离不开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离不开人们的共同生活。

(2)教学过程是以社会交往为背景的。尤其是个体最初的学习与认识,例如对实物及其名词概念的认识就是在交往中发生于发展的。所以,有目的地进行的教学也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并通过社会交往与联系社会生活来增进、活跃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深化与确证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与社会价值。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社会交往与共同生活。

(3)教学还以交往、沟通、交流为重要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与运用,常常有意识地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进行问答、讨论、交流、互助,使教学中的认识活动进行得更加生动活泼而有效。

4.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进行交往,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并追寻与实现价值增值目标的过程。虽然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价值目标的追寻在教学中起着导向与规范作用,体现教学的性质,但是它只有通过并借助于组织好学生的认识及交往活动才能落实与实现,才能把所追寻的价值目标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上,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多选题)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认识对象的直接性与概括性
  • B. 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
  • C. 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
  • D. 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 E. 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2. (判断题)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 (单选题)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程的显著特点是()。
  • A. 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 B. 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 C. 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 D. 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4. (多选题)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有()。
  • A. 试误性
  • B. 间接性
  • C. 引导性
  • D. 简捷性
5. (单选题)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实质是()。
  • A. 主客体的矛盾
  • B. 教与学的矛盾
  • C. 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 D. 客观存在与意识的矛盾
6. (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 ) 为主。
  • A. 直接经验
  • B. 间接经验
  • C. 如何做人
  • D. 如何做事
7. (多选题)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因为( )。
  • A. 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
  • B. 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
  • C. 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
  • D. 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
8. (单选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学习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验,进而认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教学过程的( )。
  • A. 间接性
  • B. 发展性
  • C. 指导性
  • D. 巩固性
9. (单选题)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 A. 课堂活动
  • B. 实践活动
  • C. 交往活动
  • D. 认识活动
10. (判断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中是以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过程。( )
11. (多选题)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体现在( )。
  • A. 认识的交往性
  • B. 认识的教育性
  • C. 认识的间接性
  • D. 认识的差异性
12. (单选题)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 A. 认识活动
  • B. 教学活动
  • C. 学习活动
  • D. 课堂活动
13. (单选题)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培养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过程,主张在教学中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的是(  )的观点。
  • A. 特殊认识说
  • B. 认识发展说
  • C. 文化认识说
  • D. 审美过程说
14. (单选题)根据“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对师生关系的正确理解是(  )。
  • A. 教师主体学生主导
  • B.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 C. 教师主体学生客体
  • D. 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
15. (单选题)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性是指(  )。
  • A. 间接性、引导性、教育性
  • B. 直接性、功利性、教育性
  • C. 间接性、审美性、实用性
  • D. 引导性、教育性、单向性
16. (判断题)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17. (单选题)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这里的教育是指(  )。
  • A. 学校教育
  • B. 学科知识教育
  • C. 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
  • D. 社会教育
18. (判断题)教学过程是旨在培养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实践过程,以教材为中介。(  )
19. (判断题)教学过程是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的活动过程。(  )
20. (多选题)下列关于教学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过程
  • B. 教学过程是交往的过程
  • C.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 D.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巩固与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