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科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等。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富勒和布朗的教师关注阶段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性和个性需求)。

(2)柏林纳的教师教学专业五段论: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

考点详情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1.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科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2.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等。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富勒和布朗的教师关注阶段论。

(1)关注生存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造成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这一阶段教师首先关注生存的适应性。其次关注人际关系,这是大家需要把握的。

(2)关注情境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专家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性和个性需求)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阶段大家需要注意不仅仅只关注学生,强调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才是此阶段的特点。

2.柏林纳的教师教学专业五段论。

(1)新手水平

新手教师是指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与专业学习后,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

他们的特点有:

①通常是理性化的;

②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

③处理问题时,刻板地依赖既定的原则、规范和计划。

(2)高级新手水平

新手教师经过2-3年逐渐发展成为高级新手教师。

这时的特点主要有:

①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逐渐整合,开始逐步掌握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

②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有所提高,处理问题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③经验对教学行为的指导作用提高,但还不能很好地区分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和无关信息

(3)胜任水平

大部分高级新手教师经过实践和培训,经过3-4年能够成为胜任型教师。

胜任型教师是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他们具备如下特点:

①教学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能够区分出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并选择有效的方法或手段达到教学目标;

③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快捷、流畅、灵活的程度。

(4)熟练水平

大约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有相当部分的胜任水平教师可发展到熟练水平。

该阶段教师的特点有:

①具有较强的直觉判断能力,能对教学中出现的与以往教学情境类似的情况做出直觉的观察与判断,并做出适宜的反应;

②教学技能接近认知自动化的水平;

③教学行为达到快捷、流畅、灵活的程度。

(5)专家水平

部分熟练水平的教师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可发展成为专家水平的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事件时,专家水平的老师不是以分析和思考的方式有意识地选择、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教学活动,而是以直觉的方式立即做出反应,并轻松、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当不熟悉的教学事件发生时,他们进行有意识的思考,采取审慎的解决方法。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福勒和布朗认为,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的教师处于教师成长的(  )
  • A. 关注生存阶段
  • B. 关注学生阶段
  • C. 关注自我阶段
  • D. 关注情境阶段
2. (单选题)根据福勒和布郎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阶段(  )
  • A. 关注生存
  • B. 关注情境
  • C. 关注学生
  • D. 关注自我感受
3. (单选题)—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护自己与同事、领导间的关系上,说明其处在成长中的()。
  • A. 关注任务阶段
  • B. 关注生存阶段
  • C. 关注教学阶段
  • D. 关注学生阶段
4. (单选题)根据教师成长五阶段理论,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是()
  • A. 高级新手阶段
  • B. 胜任水平
  • C. 熟练水平
  • D. 专家水平
5. (单选题)有些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这些教师在成长历程中处于( )。
  • A. 关注情境阶段
  • B. 关注生存阶段
  • C. 关注学生阶段
  • D. 关注效率阶段
6. (单选题)王老师刚刚参加工作,他特别希望得到学生的认可,想方设法与学生处好关系。这表明王老师处于专业成长的( )。
  • A. 关注生存阶段
  • B. 关注情境阶段
  • C. 关注学生阶段
  • D. 关注自我阶段
7. (单选题)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看其能否自觉地( )。
  • A. 关注学生
  • B. 关注自我
  • C. 关注情境
  • D. 关注生存
8. (单选题)福特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 )。
  • A. 教育
  • B. 教学
  • C. 学生
  • D. 生活
9. (填空题)处于(______)阶段的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怎么看我?”等。
10. (单选题)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
  • A. 关注情境阶段
  • B. 关注学生阶段
  • C. 关注发展阶段
  • D. 关注生存阶段
11. (单选题)处于(  )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分辨教学情境中的重要信息,但教学技术仍达不到迅速、流畅、变通的水平。
  • A. 高级新手水平
  • B. 熟练水平
  • C. 胜任水平
  • D. 专家水平
12. (判断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及其最终体现,就在于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
13. (单选题)王老师对班集体的建设非常关注,由此可以断定,王老师的成长可能处在(  )阶段。
  • A. 关注生存
  • B. 关注情境
  • C. 关注学生
  • D. 关注自我感受
14. (单选题)美国柏利纳根据教师教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提出了教师成长的五阶段论。关于这五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高级新手水平 ②熟练水平 ③胜任水平 ④专家水平 ⑤新手水平
  • A. ③①②④③
  • B. ③①③④②
  • C. ⑤①②③④
  • D. ⑤①③②④
15. (单选题)课堂上纪律混乱,新来的小张老师担心自己严厉训斥学生后学生会不喜欢自己,就找教导主任来维持秩序。这说明小张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  )。
  • A. 关注生存阶段
  • B. 关注学生阶段
  • C. 关注情境阶段
  • D. 关注生命阶段
16. (单选题)陈老师为了让学生认可自己,就想方设法与学生搞好关系,其处于教师成长的(  )。
  • A. 关注生存阶段
  • B. 关注情境阶段
  • C. 关注自我阶段
  • D. 关注学生阶段
17. (多选题)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
  • A. 专业理想的建立
  • B. 专业知识的拓展
  • C. 专业能力的发展
  • D. 专业自我的形成
18. (单选题)李老师为了和班上的学生“打好关系”,在上课期间,学生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形她也不会处理。根据福勒和布朗对教师成长阶段的划分,李老师此时最可能处于(  )。
  • A. 关注生存阶段
  • B. 关注情境阶段
  • C. 关注学生阶段
  • D. 关注自我阶段​
19. (单选题)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按照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
  • A. .关注生存阶段
  • B. 关注学生阶段
  • C. 关注情境阶段
  • D. 关注自我阶段
20. (单选题)杨老师在上课时会教育学生,希望他们认真听讲,非常关心学生们是否喜欢她,愿意花时间与学生搞好关系,想办法获得学生的喜爱,杨老师属于教师成长中的(  )。
  • A. 关注生存阶段
  • B. 关注情境阶段
  • C. 关注学生阶段
  • D. 关注人际关系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