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执行

执行,为法律名词,原义是指贯彻施行;实际履行等。在法律上是指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所确定的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活动。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执行的依据。

2、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3、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4、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5、监外执行及监督。

6、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7、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8、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书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

9、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考点详情

1、【执行的依据】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

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2、【死刑令签发及死缓执行】

(1)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2)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3、【死刑执行及停止】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4、【死刑执行程序】

(1)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2)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3)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4)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5)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6)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7)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5、【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

(1)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2)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3)对未成年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4)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及时收押,并且通知罪犯家属。

(5)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发给释放证明书。

6、【监外执行】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7、【监外执行的监督】

(1)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2)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8、【非监禁罪犯的社区矫正】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9、【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期满,应当由执行机关书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

10、【没收财产的执行】

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11、【对减刑、假释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某罪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后经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减为有期徒刑15年,在服刑期10年时,又经某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为14年。但检察院认为减刑不当,向该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就此给予书面答复,没有更改裁定。上述案例中,何处程序违法?(  )
  • A. 第二次减刑后没有由高级人民法院受理
  • B.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不当,没有以抗诉的形式提出
  • C. 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书面纠正意见没有重新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
  • D. 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纠正没有先予执行
2. (单选题)下列人员中,可暂予监外执行的是(  )。
  • A. 甲,被判无期徒刑,服刑时怀孕6个月
  • B. 乙,被判无期徒刑,服刑过程中母亲病重,无其他人照顾
  • C. 丙,被判拘役,罪刑较轻不致危害社会
  • D. 丁,被判有期徒刑10年,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3.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种判决不由公安机关执行,而由人民法院执行?(  )
  • A. 管制
  • B. 死刑立即执行
  • C. 拘役
  • D. 剥夺政治权利
4. (单选题)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该通知()派员临场监督。
  • A. 公安机关
  • B. 同级人民检察院
  • C. 上级人民检察院
  • D. 上级人民法院
5. (单选题)下列人员中,可暂予监外执行的是(    )。
  • A. 张某被判处拘役,声称女儿正在读小学,需要其接送
  • B. 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多次自杀未遂,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 C. 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服刑过程中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 D. 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声称其丈夫在外地工作,老母病重,儿子年幼,需要其照顾
6. (单选题)王某、赵某及孙某临时起意共谋深夜到附近的华丰公司盗窃,在盗窃前三人商量好从华丰公司的后墙进入到其仓库进行盗窃,由孙某负责盗窃所需要的工具及提前查探线路,王某潜入仓库窃取财物,赵某在华丰公司后墙处望风。当晚王某成功进入到华丰公司的仓库,赵某在望风的时候,恰巧碰到华丰公司巡视的保安,在扭打的过程中赵某掏出刀子,连捅保安十几刀,保安当场死亡。随后赵某和对此不知情的王某、孙某一起拿着窃取的财物逃跑。之后被公安机关抓获,并经法院审判赵某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孙某被判处管制1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 赵某执行死刑的场所是()。
  • A. 法院
  • B. 监狱
  • C. 刑场或指定的羁押场所
  • D. 刑场
7. (单选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赵某被依法判处拘役,应当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 B. 钱某被依法判处管制,应当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 C. 孙某被依法假释且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则由人民法院予以监督
  • D. 李某被依法判处没收财产,在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8. (单选题)下列关于刑事诉讼中的执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于判处拘役的罪犯,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
  • B. 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人民法院予以监督
  • C. 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 D. 没收财产的判决,在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9. (判断题)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侦查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 )
10.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罪犯不应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的是(    )。
  • A. 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 B.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
  • C. 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 D.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11. (单选题)甲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甲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因其先行羁押,使得剩余刑期为2个月,则剩余刑期由( )代为执行。
  • A. 看守所
  • B. 监狱
  • C. 法院
  • D. 检察院
12.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    )负责执行。
  • A. 公安机关
  • B. 人民法院
  • C. 社区矫正机构
  • D. 人民检察院
13. (多选题)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 A. 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 B.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
  • C. 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 D.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14. (多选题)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 A. 生活不能自理,不致危害社会的
  • B. 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 C. 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 D. 罪犯正在怀孕
15. (单选题)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 A. 七日
  • B. 两个月
  • C. 十五日
  • D.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