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指通过练习逐渐掌握某种外部动作方式,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在众多关于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阶段和步骤观点中,菲茨和波斯纳1964年提出的三阶段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这三个阶段分别是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菲茨与波斯纳阶段论: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2、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3、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准确地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一、菲茨与波斯纳阶段论。
动作技能的形成是指通过练习逐渐掌握某种外部动作方式,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在众多关于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阶段和步骤观点中,菲茨和波斯纳1964年提出的三阶段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这三个阶段分别是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认知阶段
动作技能形成的认知阶段是指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他人示范的动作模式,试图对所学技能的任务、性质、要点进行分析、了解和领会。换言之,认知阶段的任务是学习者了解要完成的任务,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在知觉机制上,为学习者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和肌肉运动知觉的线索,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和要点,掌握组成技能的局部动作。
例如:在学习蛙泳时,首先在泳池边观察教练如何游泳,紧接着开始在教练的指导下分别练习手部的划水和腿部的蹬腿动作。
2.联系形成阶段
联系形成阶段,实质上就是学习者把局部动作综合成更大单位,从认知方面转向动作方面,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初步动作系统的阶段,即学习者不断接受反馈,逐步消除错误,做出精确的调节,以达到最大效率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学习者通过练习把已掌握的局部个别的动作联系起来,形成比较连贯的初级动作系统,在此阶段局部动作虽然已经形成了联系,但动作之间的联系尚不够紧密牢固。
例如:初学蝶泳的人,手臂、脚、头、腹、换气的动作常常相互干扰和不协调,顾此失彼,手臂动作正确却忘了收腹,或有了收腹动作,脚部动作却又成了蛙泳时的蹬水,或手臂双脚和收腹的动作协调了,却忘了抬头换气等等。
3.自动化阶段
自动化阶段是动作的协调和技能的完善阶段,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各个局部动作联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的动作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固定下来,整套动作序列能够依照准确的顺序和连锁反应的方式实现。这一阶段意识成分的参与减少,多余动作和紧张状态消失,注意范围扩大,并能根据情境变化灵活准确迅速地完成整套动作,整套动作如泉水自动涌现,无需特殊的注意和纠正。
例如:书法家在完成书法作品时,每一个字的起笔、运笔、收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而且字的间架结构安排合理,笔画的粗细得当,用力轻重适中,书写高速轻松、精确、连贯。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
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解析:操作定向阶段侧重于教师给学生讲解示范,学生能够明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和怎么做,但学生在此阶段并没有做出明显的动作,因此该阶段无动作特点。比如打篮球之前体育老师给学生讲解篮球的规则和动作要领。
2.操作模仿
操作模仿的内涵:学习者通过观察实际再现特定的示范动作或行为模式。
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动作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2)动作结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
(4)动作效能:比标准速度要慢。
解析:该阶段侧重于教师将动作一一分解进行具体的动作示范展示,学生主要通过观看尝试模仿老师的分动作,由于不熟练,所以学生在该阶段模仿动作时非常拘谨,很不自然,动作放不开,整体来说各动作都不好。比如模仿老师动作时经常磕绊着自己,出现很多特异奇怪动作等。
3.操作整合
操作整合的内涵:是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起来,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
(2)动作结构:各个成分趋于分化、精确,相互干扰少,多余动作减少;
(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
解析:该阶段学生经过一定的实际动作练习,会把分解来的动作进行简单的整合,多呈现一些过渡性的动作,整体来说各动作较前一阶段好一些。比如学生经过一定的练习,已能将三步上篮动作连贯起来进行练习。
4.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的内涵:是操作技能掌握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
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
(1)动作品质: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
(2)动作结构:干扰消失,衔接连续、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3)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视觉注意范围扩大;
(4)动作效能:动作具有轻快感。
解析:该阶段学生处于练习的完美阶段,动作连贯熟练,能灵活操作和调控各动作,整体来说各动作熟练、完美,该阶段是每个练习者所期望达到的最佳阶段。比如学生在进行三步上篮时动作特别熟练,边进行动作操作还会边用余光察觉有没有教师监督。
三、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也会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4.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