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试误说

桑代克于19世纪末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这时候,桑代克再次把饿猫放回笼子里,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这也为他后来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奠定了实验基础。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实验:猫开笼取食实验。

2、理论:试误说。

3、基本规律:准备率+练习率+效果率。

考点详情

1.理论基础

桑代克于19世纪末就开始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学习的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这时候,桑代克再次把饿猫放回笼子里,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这也为他后来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奠定了实验基础。

2.试误说

桑代克根据实验中猫的学习曲线,得出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他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3.基本规律

(1)准备率: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予活动就感到满意,又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2)练习率:指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即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频次越多,则联结得越强;反之,则变的越弱。

(3)效果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那么,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 (    )把学习归结为刺激(S)—反应(R)的联结形式。
  • A. 桑代克
  • B. 苛勒
  • C. 托尔曼
  • D. 布鲁纳
2. (单选题)林立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老师和家长都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 A. 准备律
  • B. 练习律
  • C. 动机律
  • D. 效果律
3. (单选题)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
  • A. 苛勒
  • B. 巴甫洛夫
  • C. 斯金纳
  • D. 桑代克
4. (单选题)桑代克提出的(  )是指如果一个动作导致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情境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 A. 效果律
  • B. 练习律
  • C. 准备律
  • D. 活动律
5. (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形成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方式是(  )。
  • A. 自省
  • B. 觉知
  • C. 顿悟
  • D. 试误
6. (单选题)美国某著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于是,该心理学家又重新将猫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他得出猫的学习曲线。学习曲线表明,随着猫的反复尝试,它开笼所花的时间越来越少。 学习曲线表明,随着猫的反复尝试,它开笼所花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  )。
  • A. 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意见
  • B. 老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准备情况
  • C. 老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突袭考试
  • D. 老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练习机会
7. (判断题)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
8. (单选题)小孩子走迷宫时,是通过(  )学习过程完成的。
  • A. 顿悟
  • B. 条件作用
  • C. 尝试—错误
  • D. 模仿
9. (单选题)小明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操作时不太熟练,感到有些不知所措。但每当她完成一个练习时,老师都及时地给予表扬。这让小明感到很开心,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这体现了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中的(  )。
  • A. 效果律
  • B. 练习律
  • C. 准备律
  • D. 复习律
10. (多选题)桑代克提出学习要遵循的原则(  )。
  • A. 准备律
  • B. 练习律
  • C. 效果律
  • D. 强化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