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张老师在李鹏的评语册中写到:虽然还存在诸多不足,但只要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该评语最能体现出张老师的学生观是(  )。

  • A.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 B.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 D. 学生的教育活动的对象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考点简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中的看法和观点。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学生观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体现在: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题干中张老师看到学生进步的可能性,看到学生是有潜能的,是发展过程中的人。故A项正确。 B项:“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体现在: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老师的评语并没有体现“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生是独特的人”体现在: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独特的人更侧重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老师的评语并没有体现“学生是独特的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体现在:①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