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多选题)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和蔼地对学生说:“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昨天你们小组实验很成功,你还能想起来实验的过程吗?”学生思者片刻答对了一部分,教师很兴奋地说:“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学生思考了一下,做了补充,教师又点了点头,说:“很好请坐。其他学生,还有补充的吗?” 这位老师的做法符合学生发展的哪些特点(  )。

  • A.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 B.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 C.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 D.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考点简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中的看法和观点。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理念的学生观。新课改下的学生观认为: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A、B、C两项正确。 D项: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B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