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  )对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

  • A. 曾国藩
  • B. 孔子
  • C. 朱熹
  • D. 王夫之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课程”一词的由来

考点简介在中国,“课程”一次最早出现于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著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以法治”。据考查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最早的显露。孔颖达用“课程”一词指“寝庙”,其寓意为伟业,含义远远超出学校教育的范围。[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课程”一词的由来》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课程”一词的由来》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一词的由来。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指功课及其进程。C项正确。 A项: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题干中“课程”的定义并非孔子的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王夫之有关教育定义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的“人性说”和关于教育的作用的阐述。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