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多选题)西周时期的教育的典型特征是( )。

  • A. 学在官府
  • B. 政教合一
  • C. 《论语》《孟子》被奉为经典
  • D. 政府办国学,民间办乡学,官学私学并立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考点简介教师职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官师合一”变成独立职业,再到出现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的诞生,到如今我们把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看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水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从考试的角度来看,主要考点集中在教师职业独立的时间、师范教育诞生过程的节点、世界上和中国对教师专业地位的确定时间、文件等。教师从“职业”到“专业”的发展脉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答案解析

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是西周时期教育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学术和教育为官府所控制,普通老百姓无法接触到官学的内容。而“学在官府”又表现为官师不分和政教合一。官吏从政的同时也担任教学的任务,而且西周的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尚未分离。A、B两项正确。 C项:《论语》《孟子》被奉为经典是在宋代。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国学和乡学分别指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和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间里的墅校。都属于官学的一部分,而并非“民间办私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B。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