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幼儿园教育既应杜绝“小学化”,又要注意幼小衔接,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 互补性
  • B. 阶段性
  • C. 衔接性
  • D. 个别差异性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个体身心发展概念和规律

考点简介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的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个体身心发展概念和规律》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个体身心发展概念和规律》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其中,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向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阶段性带来的教育启示是要做到分阶段教育,不能搞“一刀切”。题干中,杜绝幼儿园小学化正是做到了分阶段教育,故体现论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B项正确。 A项: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能得到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别差异性是指由于人的先天素质、环境、教育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