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谣言的危害,形成拒绝网络谣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认可,这种品德培养的方法属于(  )。

  • A. 有效说服
  • B. 树立榜样
  • C. 群体约定
  • D. 价值辨析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考点简介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一般来说,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的行为。例如:某人看见大家都穿阔腿裤,所以自己也穿阔腿裤,就是一种从众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由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服从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权威的命令及现实的压力。例如:刚入伍的军人不想将被子叠成“豆腐块”,但根据纪律必须叠成“豆腐块”。[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利用同伴(群体)约定是指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的集体约定来改变学生的态度。群体成员共同讨论规定、原则。题目中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谣言的危害,形成拒绝网络谣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认可这种德育方法属于群体约定。C项正确。 A项:有效的说服是指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树立良好榜样,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的真人真事的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在价值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