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多选题)班杜拉将强化方式分为(  )。

  • A. 直接强化
  • B. 替代强化
  • C. 自我强化
  • D. 负强化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考点简介在波波玩偶实验中,班杜拉选用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因为通常儿童很少有社会条件反射。班杜拉试图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以观察他们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通过这一实验,他认为由直接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即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答案解析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将强化分为:①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②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③自我强化:观察者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A、B、C三项正确。 D项:负强化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B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