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下列战役与成语典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 B.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 C. 赤壁之战—投鞭断流
  • D. 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成语典故

考点简介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成语典故》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正确答案:C。考点:文化,常识。 投鞭断流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苻坚自恃兵力强大,却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打败。C选项表述错误。 A项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战争中,赵王弃用廉颇而就赵括,最终被秦国打败。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人称赵括惯于“纸上谈兵”。当然这里有些历史谬误,因为我国此时还没有发明纸。 B项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就是锅。巨鹿之战时,项羽令部下把做饭的锅打破,把返回的渡船凿沉,自断后路鼓舞士气,取得了胜利。 D项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也是与淝水之战有关。 本题应选择C选项。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