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多选题)下列关于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 A. 法庭审理中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 B.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作出决定
  • C. 申请回避一般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前提出,案件开始审理后不得提出回避申请
  • D. 回避人员中不包括证人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证据

考点简介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是指能够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或痕迹)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证据》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证据》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ABD
解析《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故A项说法正确。该法第4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故B项说法正确。该法第44条规定,回避人员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该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故C项说法错误。该法第72条第1款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由此可见,证人不适用回避制度。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也明确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故D项说法正确。本题选ABD。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