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但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可能构成包庇罪的是:

  • A. 李某与黄某等人商定,由黄某等人抢劫金店,由李某负责藏匿抢劫所得赃物,黄某等人抢劫得手后,李某将赃物藏于自家的仓库内
  • B. 张某盗窃了博物馆的一幅名画,将其藏于床下,被母亲发现,母亲询问张某,得知为盗窃所得,遂将该幅名画烧毁
  • C. 赵某被王某绑架,公安机关迅速侦破此案并成功解救赵某。后赵某收受王某亲属20万元,推翻了之前对王某不利的陈述,谎称是自愿和王某走的
  • D. 侯某是涉嫌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于某的辩护律师,为获得高额的代理费用,侯某伪造大量证据,成功帮助于某脱罪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妨害司法罪

考点简介妨害司法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使用各种方法妨害国家司法机关正常诉讼活动,破坏国家司法权的行使,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包括打击报复证人罪、扰乱法庭秩序罪、窝藏、包庇罪、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等。[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妨害司法罪》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解析: 第一步:找到关键词 包庇罪的关键词:“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事前通谋”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李某与黄某事前都已经商定好各自的分工,这是“事前通谋”的行为,应以共同犯罪论处,不属于包庇罪,排除。 B项:张某的母亲在得知张某的犯罪行为后将名画烧毁,属于毁灭证据的行为,与包庇罪的关键词无法对应,不属于包庇罪,排除。 C项:王某绑架赵某,即赵某明知王某是犯罪的人,但是“赵某收受王某亲属20万元,推翻了之前对王某不利的陈述,谎称是自愿和王某走的”也就是“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该项中赵某的行为符合“包庇罪”的要件,为正确答案。 D项:侯某为于某的辩护律师,辩护律师是特殊主体,在刑法分则中,针对辩护人这一特殊主体是由专门的罪名来认定的,而且“伪造证据”不等于“作假证明包庇”,所以侯某不成立“包庇罪”,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