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公民所获得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光荣称号属于公民的(    )。

  • A. 荣誉权
  • B. 姓名权
  • C. 名誉权
  • D. 名称权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名誉权+荣誉权

考点简介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名誉权+荣誉权》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典。 A项正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荣誉权,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题干所说“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光荣称号公民的荣誉权。 B项错误,《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 C项错误,《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D项错误,《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规定:“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名称权是法人、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依法决定、使用和变更自己名称的权利,是人格权的主要组成部分。 故正确答案为A。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