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名誉权+荣誉权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名誉权:

(1)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2)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荣誉权:

(1)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2)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

考点详情

1、【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3、【合理核实义务的认定因素】认定行为人是否尽到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合理核实义务,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内容来源的可信度;

(二)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查;

(三)内容的时限性;

(四)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

(五)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

(六)核实能力和核实成本。

4、【作品侵害名誉权】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5、【媒体报道内容失实侵害名誉权的补救】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6、【信用评价】民事主体可以依法查询自己的信用评价;发现信用评价不当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采取更正、删除等必要措施。信用评价人应当及时核查,经核查属实的,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7、【民事主体与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民事主体与征信机构等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关系,适用本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

8、【荣誉权】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多选题)甲外出嫖娼,被公安机关查获。甲遂冒用同事乙的名义接受了罚款处罚,后公安机关将此情况通告甲所在单位,单位人员议论纷纷。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何种权利()。
  • A. 名誉权
  • B. 姓名权
  • C. 荣誉权
  • D. 名称权
2. (单选题)刘某所主张其受损的网店商誉属于()。
  • A. 名称权
  • B. 名誉权
  • C. 荣誉权
  • D. 信誉权
3. (单选题)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 A. 有权依法请求
  • B. 应当请求
  • C. 可以请求
  • D. 有权催告
4. (单选题)()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 A. 民事主体
  • B. 自然人
  • C. 公民
  • D. 行政主体
5. (单选题)以下关于名誉权和荣誉权相关表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 B. 民事主体有权依法查询自己的信用评价;发现信用评价不当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采取更正、删除等必要措施
  • C. 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 D.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6. (单选题)公民所获得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光荣称号属于公民的(    )。
  • A. 荣誉权
  • B. 姓名权
  • C. 名誉权
  • D. 名称权
7. (单选题)韦某的微博“小松鼠”(微博化名)以发布他人整形案例、推荐整形医院及医生等整形美容信息为主。2019年3月,谭某在微博发文称,“小松鼠···我怎么看出她是托的呢?···”及“如果她真人漂亮,还把自己p成这幅鬼样子···那么就是妥妥的整形失败···”等内容。在这一案件中,谭某侵犯了韦某的(    )。
  • A. 肖像权
  • B. 隐私权
  • C. 名誉权
  • D. 知情权
8. (单选题)近日,随着一篇题为《渣男李晨现形记》文章被众网友疯狂转载。这篇文章所述内容真实,分别以背叛、虚伪、懦弱等字眼影射李晨各种暗黑历史,为此,李晨以被侵犯名誉权,将首位转发文章者告上法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首位转发文章者侵犯了李晨的名誉权
  • B. 文章的作者和转发者未侵犯李晨的名誉权
  • C. 文章的作者侵犯了李晨的名誉权
  • D. 首位转发文章者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9. (单选题)九江张某通过其微博发文,毫无根据地质疑和否定某知名抗战烈士的英雄事迹,损害烈士形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烈士子女向法院起诉。张某的行为侵犯了(    )。
  • A. 烈士和其子女的名誉权
  • B. 烈士子女的隐私权
  • C. 烈士的名誉权
  • D. 烈士子女的名誉权
10. (单选题)某地一村民由于家中有车辆,未被评选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通过网络渠道造谣村干部扶贫工作不公正。该村民的这一做法,侵害的是村干部的(    )。
  • A. 人身自由权
  • B. 名誉权
  • C. 独立决策权
  • D. 社会经济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