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父母很早就向儿童提出了社会化的要求。儿童将父母的批评和社会的批评内化为超我(俗称“良心”)。良心或超我代表了内化的父母,它是相当严厉的、惩罚性的。良好的发展可以帮助儿童在父母不在眼前时也能让道德规范来行动,抵制外界的诱惑。如果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意向,就会感到自责和内疚的心理压力。题干中,小楠考试没有考好,虽然父母没有责怪她,但从良心上讲,她还是感觉对不起父母,这一内疚感是源于超我,C项正确。
A项: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参考文献: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 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p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