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多选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声尖锐的哨声打破了教室的宁静,老师急忙问:“是谁在吹口哨?”同学们左顾右盼似乎想找出吹口哨的人。“请大家把双臂放在桌上,把头趴在手臂上。”同学们迅速按要求去做。“相信同学们是诚实的,刚才吹口哨的同学举起你的手。”老师在沉静中等待……一会儿,后排一个头趴得低低的同学试探着挪动自己的手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终于把手举到半空中,马上就放下了。“同学们,把头抬起来,继续上课。”下课后,举手的同学主动找到老师说是他吹了口哨并承认了错误。 针对该老师的做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 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 B. 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 C. 将课停下来寻找吹口哨的人,耽误了有效教学时间
  • D. 有一颗宽容的心,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同时也有教育作用
  • E. 没有马上批评扰乱课堂秩序的人,会助长学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考点简介小学班级常见的突发事件主要有成员间的分歧,打架斗殴,顶撞老师和恶作剧。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有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冷处理原则。[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答案解析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面对学生上课吹口哨的行为,老师并没有直接批评学生,而是通过让大家都把头趴在手臂上的方式,保护了吹口哨的学生的自尊心,下课又对其进行了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就说明该老师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并且老师没有发怒甚至大声训斥学生,说明该老师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A、B、D三项正确。 C项: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通过对该事件的处理,有效得解决了学生上课吹口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品德的培养,并不算耽误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E项:根据题干描述,下课后,举手的同学主动找到老师说是他吹了口哨并承认了错误,因此该老师的做法不仅没有助长学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并且还收到了非常好的德育效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BD。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