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班级概述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的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16世纪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班级定义: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有固定的人数。

2、班级地位:基层组织、基本单位。

3、正式使用: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4、班级功能:社会化+个性化。

5、班级结构: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6、班级组织建构原则:有利于教育(首要)+身心发展+目标一致。

考点详情

一、班级定义+地位。

1、班级的定义: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的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2、班级的地位: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也是开展其他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3、“班级”一词:16世纪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二、班级功能。

1、社会化功能

(1)传播社会价值

班级能够传递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社会价值,帮助他们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

(2)传递行为规范

班级能够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保证班级的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也让学生习得相应的行为规范。

(3)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班级学生通过在班级内部扮演各种角色,从而学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提高个人的角色意识。

2、个性化功能

(1)满足学生个体需要

班级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协调,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等。

(2)诊断学生优劣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了解和判断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

(3)纠正学生缺点

在了解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班主任可以通过各方面工作,帮助学生纠正自身的缺点,从而积极向上。

(4)促进学生的发展

通过纠正学生各方面缺点,从而能够调动学生各方面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三、班级结构。

1、正式组织

(1)班级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它反映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的需求,在结构上存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2)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这是一种制度化的人际关系。每个班级组织都有工作目标,都要建立根本班级分工的组织机构。

(3)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对全班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

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

第三层是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

(4)正式组织结构与学校组织结构基本一致,基本都是金字塔形。正式组织大多是预先决定好时间、场所和活动内容,要求班级每一位成员接受。

2、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作为个人属性的需求,往往要求安逸。它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明确的组织形态,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强调的是情感的沟通和非正式的互动与交往,它的行为方式是比较松散的、非规范性的。

四、班级组织建构原则。

1、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立的一条首要的原则。当其他的原则与其发生冲突的时候,其他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一原则。班级组织的建立,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任何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举措,都不能作为班级组织建构原则的基础。

2、目标一致的原则

组建班级的建构很重要一点,就是被组建的人群在基本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

3、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正处于发展时期,班级组织的建构不仅要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而且还应该有利于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 有利于教育原则
  • B. 目标一致原则
  • C. 可接受原则
  • D. 有利于身心发展原则
2. (单选题)学校中开展活动的,稳定的基层组织是()
  • A. 班级
  • B. 学生会
  • C. 班小组
  • D. 小集体
3. (单选题)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 共青团组织
  • B. 教导处
  • C. 总务处
  • D. 班级
4. (单选题)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 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 B. 目标一致的原则
  • C. 可接受性原则
  • D. 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5. (判断题)非正式群体在学校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6. (多选题)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具有以下功能( )。
  • A. 满足学生需要
  • B. 促进学生发展
  • C. 矫正学生行为
  • D. 维持班级秩序
7. (填空题)______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
8. (单选题)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是( )。
  • A. 班级
  • B. 学生会
  • C. 兴趣小组
  • D. 社团
9. (多选题)班级组织建构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
  • A. 有利于教育原则
  • B. 目标一致原则
  • C. 有利于身心发展原则
  • D. 小规模原则
10. (判断题)班级组织建立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
11. (单选题)班级中有一种群体会自觉、不自觉地与班主任发生对立,如破坏纪律,发牢骚,不参加集体活动等,这种非正式组织属于(  )
  • A. 积极型
  • B. 娱乐型
  • C. 消极型
  • D. 破坏型
12. (单选题)小强入学前是个很顽皮的男孩子,进入小学后,看到班上同学都很听老师的话,他逐渐地改掉了自己的顽皮,变成了听话的好孩子,体现了班级的(  )。
  • A. 社会化功能
  • B. 矫正功能
  • C. 满足需求的功能
  • D. 诊断功能
13. (多选题)班级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是一种制度化的人际关系,在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层次包括(  )。
  • A. 班主任
  • B. 班干部
  • C. 小组长
  • D. 小组一般成员
14. (判断题)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
15. (判断题)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单位。(  )
16. (单选题)小美是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就备受父母宠爱,性格比较任性。进入学校后,她当上了班上的学习委员,从此小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主动承担对班级的责任,也开始懂得体谅爸爸妈妈时,父母对其刮目相看。这说明(  )。
  • A. 班级作为一种集体生活,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 B. 班级对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 C. 文化对班级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 D. 组织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7. (单选题)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
  • A. 埃拉斯莫斯
  • B. 夸美纽斯
  • C. 马卡连柯
  • D. 杜威
18. (单选题)不属于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的是(  )。
  • A. 促进发展功能
  • B. 预防功能
  • C. 满足需要功能
  • D. 诊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