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礼仪?因为中国是千年文明古国,是千年文化古国,是千年礼仪之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有礼仪修养的文明人。社交礼仪对个人仪容的首要要求是仪容美,其次要求仪容修饰美,最后要求仪容内在美。发言者仪表内容包括分清对象、仪表整洁、表述谦虚。
1、基本礼仪:仪表仪态礼仪+电话礼仪+介绍的礼仪+接待礼仪+握手礼仪+行走的位置礼仪+汽车座次礼仪。
2、拱手礼: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问候。
1、仪表仪态礼仪:
(1)社交礼仪对个人仪容的首要要求是仪容美,其次要求仪容修饰美,最后要求仪容内在美。
(2)发言者仪表内容包括分清对象、仪表整洁、表述谦虚。
2、电话礼仪:
(1)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主动打出的电话,应该自己先挂断电话。
(2)代接电话时,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不要随便说出对方所要找的人的行踪、私人手机号码。
(3)打电话时,应自觉地、有意识地将每次通话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尽量不超过这个限定。
(4)一般来说,在办公室里,电话铃响3声之前就应接听,3声后接听就应道歉:“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5)在饭店、剧院等公共场所不可随时使用手机进行联系,禁止大声喧哗,破坏秩序。
3、介绍的礼仪:
通常情况下,可以担当他人介绍中的介绍人的人员包括下列几类:社交活动中的东道主;社交场合的长者;家庭聚会中的女主人;公务交往中的公关、礼仪、文秘人员等;正式活动中的身份最高者或主要负责人员等。
(1)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
(2)应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
(3)介绍停留时间应得当。
(4)在介绍他人的时候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
4、接待礼仪:
(1)在涉外接待礼仪中,应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信守时间”的原则;
(2)在社会活动中,遵守“女士优先”的原则;
(3)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保护环境”的原则;
(4)在对外交往中,遵守“爱护动物”的原则。
(5)在接待时候要注意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俗礼仪、饮食习惯和生活禁忌。
5、握手礼仪:
(1)在握手礼仪中先伸手者往往为地位较高者,比如领导、长者。
(2)客人到来之时,应该主人先伸手,客人离开时,客人先握手。
(3)忌用左手握手,握手时不能戴手套,女士可以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
(4)男士与女士握手,男士应该在女士伸手之后再伸手,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
(5)握手礼的顺序,应是主人(送客时,应以客人先伸手)、尊长、女子先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男子再予以迎握,握手要以右手相握。
6、拱手礼:
(1)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
(2)拱手礼的正确做法是: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问候。
7、行走的位置礼仪:
(1)两人并行、并排行走,“尊贵的位置”在右边;
(2)三人并行,“尊贵的位置”则在中间;
(3)四人并行,最好分前后两排行走或单列前行。
(4)陪同引导对方时,应注意方位、速度、关照及体位等方面,如:双方并排行走时,陪同引导人员应居于左侧。
(5)主人陪客人外出,应使客人走在右侧,以示尊重。
(6)与长辈同行时,晚辈应行走于人行道的外侧。
8、汽车座次礼仪:
(1)按照国际贯例,乘坐轿车的座次安排的常规是:右高左低,后高前低。
(2)具体而言,轿车座次的尊卑自高而低是:后排右位—后排左位—前排右位—前排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