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效力。意见是十五种法定公文中唯一的一种既可以上行、下行、平行的文种。
1、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2、意见是十五种法定公文中唯一的一种既可以上行、下行、平行的文种。
3、意见分类:指导性意见+建设性意见+规定性意见+评估性意见+规划性意见+实施意见+具体工作。
1、含义: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2、举例: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3、意见是十五种法定公文中唯一的一种既可以上行、下行、平行的文种。
(1)作为上行文,应按请示性公文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上级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报送的意见作出处理或给予答复。
(2)作为下行文,文中对贯彻执行有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应遵照执行;无明确要求的,下级机关可参照执行。
(3)作为平行文,提出的意见供对方参考。
4、按照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将意见进行分类。
(1)指导性意见: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进行工作指导,其内容是针对工作中的某些薄弱环节或出现的问题,上级机关用“意见”向下行文,阐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提出工作思路和措施、办法,给下级机关以及时的指导,从而促进工作的健康发展。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在内容上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规定性与变通性结合,为下级办文留有更多的创造性余地。
(2)建设性意见: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工作建议、设想的上行文。提出简易型意见的机关大多是主管部门,就其所主管的业务提出工作意见,它可分为呈报类意见和呈转类意见。呈报类意见是向上级机关提出某方面工作的建议、意见,向上级献计献策,以供上级决策参考。呈转类意见是职能部门就开展或推动某方面工作提出初步设想和打算,呈送领导机关后,由领导机关批转更大范围的有关方面执行。
(3)规定性意见:用于对所属机关、组织和人员提出规范性的要求和措施。这种意见常用于党的领导机关或组织、纪律部门为所制定的党组织及党员行为准则提出具体的执行方法和标准,也有党政联合发文关于行政方面的一些规定意见。
(4)评估性意见:是业务职能部门或专业机构就某项专门工作、业务工作经过调查、研究或者鉴定、评审后,把商定的鉴定、评估结果写成意见送交有关方面,它虽可上行、下行,但主要是不相隶属组织间的平行文。它又可以分为鉴定性意见和批评性意见。
(5)规划性意见:是对某一时期的某一方面的工作提出的大体构想。它的特点是适用时期长,内容宏观化、整体化,类似于规划、纲要等计划性文体。它指示了一个时期内某项工作的要点、原则和努力方向,但一般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6)实施意见:一般是为贯彻落实某一重要决定或中心工作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它重在阐发上级的有关精神,使下级单位对上级的文件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出较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工作安排。
(7)具体工作:对如何做好某项工作提出意见,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具体,有时还会有一些可操作性的办法、措施等。行政机关的一些意见可以更具体地指向某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