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贪污贿赂罪

贪污贿赂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国有单位实施的贪污、受贿等侵犯国家廉政建设制度,以及与贪污、受贿犯罪密切相关的侵犯职务廉洁性的行为,从而构成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贪污贿赂罪归为一类,主要是从反腐败的需要出发,贪污贿赂犯罪的共同特点在于侵犯了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即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败坏国家工作人员的声誉,损害了党和国家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惩治贪污、受贿犯罪,是我国现阶段反腐败斗争的重点。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3、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4、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5、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

考点详情

1、【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2、【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3、【区别挪用公款与贪污罪】

(1)挪用公款是暂时地挪用公款归个人适用;贪污罪是意图永远地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2)挪用公款罪仅限于公款,贪污罪既包括公款也包括公物

(3)挪用公款罪侵犯的是公款的使用权,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有权。

(4)挪用公款罪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除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等人员。

4、【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5、【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6、【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国家工作人员在境外的存款,应当依照国家规定申报。数额较大、隐瞒不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判断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
2. (判断题)挪用公款是指行政人员和公务人员的行为。(  )
3. (单选题)某国有公司的经理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构成(  )。
  • A. 受贿罪
  • B.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 C. 贪污罪
  • D. 职务侵占罪
4. (多选题)关于贿赂犯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
  • 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其财物而构成受贿罪的,请托人当然构成行贿罪
  • B.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务的,不构成行贿罪
  • C.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 某国家机关利用其职位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机关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请托人财务的,构成单位受贿罪
5. (单选题)甲属于某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私自动用了一笔数额较大的公款用于炒股,一个月后被领导发现,其行为属于(  )。
  • A. 滥用职权罪
  • B. 职务侵占罪
  • C. 贪污罪
  • D. 挪用公款罪
6. (多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有(  )。
  • A. 行贿罪
  • B.  受贿罪
  • C.  介绍贿赂罪
  • D.  贿赂罪
7. (多选题)构成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  )。
  • A.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 B.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
  • C. 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 D.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
8. (判断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股票交易活动,应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9. (单选题)《刑法》规定,贿赂罪的成立条件之一必须是为谋取()。
  • A. 正当利益
  • B. 非法利益
  • C. 个人利益
  • D. 私人利益
10. (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产为(    )。
  • A. 挪用公款罪
  • B. 受贿罪
  • C. 侵占国有资产罪
  • D. 贪污罪
11. (多选题)周某犯罪,其父为使周某免受刑事追究四处活动,委托政法法制办公室主任韩某帮忙。韩某声称需要花一万元打点,周某之父即从自己的存款中拿出两万元给韩某,说明一万元作为韩某的辛苦费,另外一万元作为活动经费。后来韩某多次向法官吴某打电话说情,吴某迫于情面,对周某作出免予刑事处分的判决。上述案例中涉及的犯罪有( )。
  • A. 行贿罪
  • B. 受贿罪
  • C. 贪污罪
  • D. 徇私枉法罪
12. (单选题)关于受贿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陈某是省委书记沙瑞金的大伯(已退休),祁某得知这一情况后,给陈某送了各种价值不菲的名贵盆景和鸟,陈某欣然接受,则成立受贿罪
  • B. 赵某有求于国家工作人员高某的职务行为,高某暗示赵某向其情妇小高提供现金供其购房,小高欣然接受,高某构成受贿罪。
  • C. 甲警察收受贿赂意图私放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乙,但尚未释放时就案发的,由于甲没有为他人谋取到实际利益,不成立受贿罪
  • D. 甲为请托人谋取非法利益,事后请托人乙送给甲一辆摩托车。案发后,经鉴定,甲所收摩托车是伪劣产品,毫无价值。由于甲所受的财物毫无价值,所以甲不构成受贿罪
13. (多选题)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
  • A. 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
  • B. 国家工作人员
  • C.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 D. 人民团体
14. (单选题)一位局长接受了上门求办事人的好处费,答应办事但事未办成;当事人要求退还好处费,这位局长拒不退回,并以告发当事人搞行贿相威胁。如何对这位局长的行为定罪?( )
  • A. 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
  • B. 敲诈勒索罪
  • C. 受贿罪
  • D. 诈骗罪
15. (判断题)法官吴某收受被告人5万元,允诺对被告人适用缓刑,后因不符合缓刑条件未成。吴某不构成受贿赂。
16. (单选题)李某的丈夫是某国有银行行长,一天,李某的丈夫不在家,一女子找李某的丈夫为公司工程项目贷款提供便利并交给李某20万元,请李某将此事转告给其丈夫。李某将20万元收下,等丈夫回家,李某将此事告诉丈夫,并将那20万元交给了丈夫,其丈夫欣然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李某的行为构成了侵占罪
  • B. 李某的行为构成了包庇罪
  • C. 对李某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
  • D. 李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17. (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甲与私人公司职员乙是夫妻,甲乙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300万元,其中200万元是甲受贿所得,其余款项甲乙仍不能说明来源,关于本案例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B. 甲构成受贿罪
  • C. 甲构成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D. 乙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18. (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应当定性为( )。
  • A. 贪污罪
  • B. 受贿罪
  • C. 滥用职权罪
  • D. 挪用公款罪
19. (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某单位谋取利益。随后,该单位的经理送给甲一张购物卡,并且告知购物卡内有2万元,使用期限是一个月。甲收下卡后忘记使用,导致卡内2万元逾期被退回到原单位。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A. 甲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
  • B. 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既遂)罪
  • C. 甲的行为构成受贿(未遂)罪
  • D. 甲的行为构成受贿(预备)罪
20. (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 )论处。
  • A. 受贿罪
  • B. 索贿罪
  • C. 贪污罪
  • D. 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