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等;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包括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包括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帮助恐怖活动罪等等。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放火罪: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区别放火罪与失火罪:

(1)关键是行为人罪火灾后果的心理态度。

(2)放火罪为危险犯,失火罪为结果犯,失火行为必须造成人身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犯罪。

3、放火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关键看是否危及公共安全。

4、放火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等罪的界限:应当按照破坏交通工具等罪论处,不再定放火罪。

考点详情

1、【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某村办加工厂的粉条多次被偷,加工厂负责人甲某决定在粉条上喷洒农药,以使粉条有异味而制止偷窃行为。喷洒农药的当晚,有人将粉条偷走、食用,造成2人死亡的结果,甲某的行为构成(  )。
  • A. 故意杀人罪
  • B. 过失致死罪
  • C.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 D. 故意伤害(致死)罪
2. (判断题)由于过失危害公共生产、生活安全行为可判为危害公共安全罪。(  )
3. (单选题)丁某欲放火,将火点燃后,突然后悔,赶紧呼喊人,众人将火扑灭。丁某的行为属于(  )。
  • A. 犯罪预备
  • B. 犯罪既遂
  • C. 犯罪中止
  • D. 犯罪未遂
4. (判断题)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犯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的。(  )
5. (单选题)于某因多次恋爱失败,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想自杀。某日于某独自躲在家中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于某住在老城区,其房子是木结构的,同邻居的房屋连在一起,因此邻居及对发现,将火扑灭。于某的行为属于(  )。
  • A. 故意毁坏财物罪
  • B. 失火罪
  • C. 放火罪
  • D. 不构成犯罪
6. (单选题)甲(17周岁)在乘坐大巴时,因未系安全带与驾驶员乙发生争执,因此对乙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趁乙下车休息之际,将大巴车一个车轮卸走后迅速离开现场,关于本案,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系未成年,故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 B. 甲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 C. 甲的行为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 D. 甲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7. (单选题)张某,25岁,和女朋友在公交车上发生争执,殴打其女友,他人纷纷出言相劝,张某不听劝阻,欲泄其愤,张某叫公交车司机停车,司机以没有到站点为由拒绝停车,张某于是上前抢夺司机方向盘、变速操作杆,想迫使司机立即停车。乘客李某立即上前制止,张某反抗挣扎,在挣扎过程中,李某致使张某手臂轻伤。公交车上其他乘客遂报警,公安机关在立案调查过程中,发现张某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半年前刚刑满释放。 对于张某抢夺方向盘、李某上前制止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张某构成危险驾驶罪,李某构成紧急避险
  • B. 张某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李某构成正当防卫
  • C. 张某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李某构成紧急避险
  • D. 张某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李某构成正当防卫
8. (单选题)2020年2月25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张某已被确诊患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但他在居家隔离期间,多次外出,且在其所乘坐电梯按钮上吐口水,并不佩戴口罩,遇到陌生人时,还靠近大声咳嗽,其行为(    )。
  • A. 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并无证据表明张某已明显传染给其他人
  • B. 只需要承担道德上的谴责,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C. 承担民事责任,只需张某赔礼道歉即可
  • D. 情节严重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9. (单选题)2020年7月7日,正值高考期间,A省B市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撞毁路边护栏,冲入当地水库,造成20人当场死亡,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5人受伤。后经公安机关调査证实为,公交车司机张某因其承租的公租房被拆迁心生不满蓄意报复社会的行为。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 A. 涉嫌故意杀人罪
  • B. 涉嫌故意伤害罪
  • C. 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D. 不构成刑事犯罪,因张某本身已死亡
10. (判断题)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犯在主观方面都是故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