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课程的开发应以知识为中心,并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这是(  )。

  • A.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 B.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 C.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 D.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课程理论流派

考点简介按历史发展和主要观点不同,目前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有五个: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2.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4.后现代课程理论;5.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课程理论流派》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课程理论流派》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课程理论流派》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课程理论流派》通关特训题库 第4关
《课程理论流派》通关特训题库 第5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永恒主义、结构主义、要素主义课程理论都属于学科中心课程理论。要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与进步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想流派,又称传统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教育,其代表人物是巴格莱。要素主义的主要观点:1.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同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来编写教材。2.教学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3.学生在学习上要努力专心。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的中心地位。题干中的关键词“知识的内在逻辑”、“历史文化的精华”、“促进学生逻辑性”体现的正是要素主义课程理论。C项正确。 A项:永恒主义课程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主要观点有:1.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2.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3.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4.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0世纪50—60年代,它的主要观点有:1.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2.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3.提倡发现学习4.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主要观点有:1.课程目的:培育“自我实现”的人或“完整的人”。2.课程的实施。a.非指导性教学。b.有意义自由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