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判断题)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简介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学习这方面知识需要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答案解析

    答案Y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故表述正确。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