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民本”思想名言出自( )。

  • A. 孟子
  • B. 老子
  • C. 庄子
  • D. 荀子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简介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学习这方面知识需要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意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B项错误,老子,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C项错误,庄子,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主张顺从天道,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达到“清静无为”的状态。 D项错误,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A。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