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下列观点言论与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

  •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孔子
  • B.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 D.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简介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学习这方面知识需要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A项错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语出荀子的《劝学》,而非孔子。这句话说的是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B项正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文,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C项正确,“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也称《老子》。该句表明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D项正确,“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自《墨子·兼爱上》,意思是说天下人相亲相爱社会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必然导致混乱。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