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下列观点与所属流派对应正确的是:

  • A.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儒家
  • B.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兵家
  • C.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法家
  • D.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墨家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简介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学习这方面知识需要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 A项正确,“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论语》,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故选项属于儒家思想。 B项错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孟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故选项对应兵家的表述错误。 C项错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意为偷带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引申义为现实是虚伪的,语出道家经典著作《庄子》,故选项对应错误。 D项错误,“名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系韩非子提出的著名的法家教育纲领。故题干对应墨家的表述错误。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