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当正文之后的空白容不下印章或签署人、签名单、成文日期时,不宜采用下列哪种解决方法(    )。

  • A. 调整正文行距
  • B. 标记“此页无正文”
  • C. 调整正文字体
  • D. 调整正文字距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主体之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

考点简介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制发公文的机关是公文的法定作者。成文日期是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成文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是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印章用红色,不得出现空白印章。印章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示,它主要包括发文机关印章和签署人名单章。需要盖章的公文,印章名称必须与发文机关署名相一致。给公文盖章时,应按照“骑年压月,上大下小,左右居中”的要求。[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主体之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主体之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主体之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主体之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通关特训题库 第4关
《主体之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通关特训题库 第5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第7.3.5.5条“特殊情况说明”明确规定:“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或签发人签名章、成文日期时,可以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 A项正确,调整正文行距是《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明确规定可采取的解决方法。 B项正确,我国公文格式上一版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 9704—1999)中规定了“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但现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已将“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删除,因此可以推断修订后的公文格式已不禁止采用标记“此页无正文”的解决方法,按照选优原则,此项说法较C项更为合适,故不选。 C项错误,《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第5.2.2条“字体和字号”明确规定:“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特定情况可以作适当调整。”可知,一般情况下不应调整正文字体,按照选优原则,此项说法较B项不妥,应选。 D项正确,调整正文字距是《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明确规定可采取的解决方法。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