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关于公共物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 B. 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
  • C. 如国防、治安、公共卫生、教育等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非排他性的物品属于纯公共物品
  • D.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纵向综合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公共物品

考点简介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其对其他人的供应,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通常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的商品称为(纯)公共物品。[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公共物品》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公共物品》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A项正确,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对称,全称公共物品或劳务。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一个使用者消费一件产品时,并不妨碍别人也能消费这个产品。 B项正确,“搭便车”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即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物品。公共物品的特性,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 C项错误,根据公共物品的特性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不存在临界点。如国防、外交、立法、司法、公安等,不会因为数量或负担增加就不对社会开放,他们属于纯公共物品。而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如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学校等,超过一定人数时就会增加成本和运行负担,造成一定的消费竞争性,属于准公共物品。 D项正确,市场需求曲线是指表示商品价格与消费者购买数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一般横坐标为需求(D),纵坐标为价格(P)。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同一公共物品能同时被众多消费者消费,即公共物品必须被等量的消费。因此每个人消费了相同的数量,要通过纵向加总,找到集体支付意愿,得到公共物品的总价。例如A消费20个烟花,B也必须消费20个烟花,因此A的支付意愿为[img]https://zhenti.oss-cn-qingdao.aliyuncs.com/syb/20190609quzhou/11.png[/img],B的支付意愿为[img]https://zhenti.oss-cn-qingdao.aliyuncs.com/syb/20190609quzhou/12.png[/img],以此类推。为了得到对烟花的集体支付意愿,要固定烟花消费数量,把人们的支付意愿加总,即是纵向加总,于是烟花总市场需求就为:[img]https://zhenti.oss-cn-qingdao.aliyuncs.com/syb/20190609quzhou/13.png[/img]。如图所示。 [img]https://zhenti.oss-cn-qingdao.aliyuncs.com/syb/20190609quzhou/14.png[/img]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