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甲系L公司法定代表人,与S公司达成兼并协议。协议规定:L公司对新企业注入500万元资金后协议才生效。为达到兼并S公司的目的,甲代表L公司与K基金会签订500万元的“借款合同”后,获得K基金会提供的一张户名为L公司的筹资凭证。甲使用该筹资凭证的复印件蒙骗有关领导和S公司职工,正式兼并S公司。从而担任兼并后的新企业R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甲的行为是(  )。

  • A. 虚报注册资本罪
  • B. 合同诈骗罪
  • C. 虚假出资罪
  • D. 抽逃出资罪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考点简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市场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的市场经济管理法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个人或者单位,主观方面多由故意构成,并且一般具有非法获利之目的的。[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虚报注册资本罪,是指申请公司登记的个人或者单位,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虚假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抽逃出资罪是指公司成立后,出资人非法抽逃其出资额数目巨大且后果严重的行为。结合材料,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