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情形属于自首?

  • A.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 B.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 C.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 D. 甲给监察委员会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行踪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自首+立功

考点简介自首的含义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对于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情形的行为。[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自首+立功》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自首+立功》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二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A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选项中,甲向公安机关反映乙诈骗,属于立功情节,不属于自首。 B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项第三款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C项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第三款规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故C选项中甲父主动报案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应当认定为自首。 D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第四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故D选项中甲给监察委员会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贿赂的事实后出走不知行踪不能认定为自首。 故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