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张某(25岁)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其家门钥匙,即做模压并仿制,之后归还了钥匙。一日,张某趁小伟家人外出,拿仿制钥匙开门行窃,因制作不准,未能打开房门,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

  • A. 犯罪预备
  • B. 犯罪中止
  • C. 犯罪未遂
  • D. 不够成犯罪

试题考点

考点名称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考点简介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查看详情]

考点通关《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通关特训题库 第1关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通关特训题库 第2关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通关特训题库 第3关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本题中,张某已经拿仿制的钥匙开门行窃,表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不属于犯罪预备,排除。 B项错误,《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具有自动性,是“能达目的而不欲”。本题中,张某并非自动放弃犯罪,因此不成立犯罪中止,排除。 C项正确,《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本题中,张某已经着手开始犯罪,但是由于钥匙配得不够精准而未得逞,他主观上并没有放弃犯罪,所以构成犯罪未遂,当选。 D项错误,本题中,张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构成犯罪,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同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