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刑事诉讼特有程序:侦查+提起公诉+死刑复核程序(特别注意:审判监督程序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诉讼程序中都存在)

2、职权原则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1)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2)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3)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5、法院定罪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6、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考点详情

1、【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职权原则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1)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2)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3)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依靠群众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平等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6、【法律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7、【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1)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3)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8、【两审终审制】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9、【审判公开原则保障辩护原则】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10、【法院定罪原则】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11、【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

12、【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

(2)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1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14、【依法不追诉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15、【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

(1)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2)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6、【刑事司法协助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我国司法机关和外国司法机关可以相互请求刑事司法协助。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多选题)(  )是刑事诉讼中特有的程序。
  • A. 侦查
  • B. 提起公诉
  • C. 死刑复核程序
  • D. 审判监督程序
2. (多选题)公安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的(  )。
  • A. 侦查
  • B. 拘留
  • C. 执行逮捕
  • D. 预审
  • E. 公诉
3. (单选题)公开审判是指法院对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包括公开 审理和公开宣判。下列关于公开审判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 依照法律的规定,除不予公开审理和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开审理 
  • B. 民事案件一律公开审判,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判 
  • C.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宣判 
  • D. 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4. (判断题)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
5. (单选题)犯罪嫌疑人冯某因一起打斗事件被拘留,检察院在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起诉材料时,认定冯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对此,检察院应该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
  • A. 撤销案件
  • B.  中止审查
  • C.  不起诉
  • D.  提起公诉
6. (多选题)某国企单位职工集体宿舍发生多起盗窃案件,经职工举报,企业保卫处查看案发现场的监控录像,认为某车间职工曹某嫌疑很大。保卫处的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 A. 公安机关搜查犯罪嫌疑人曹某住处时,应派人员在场作为见证人
  • B.  对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鉴定
  • C.  对案发现场采取保护措施,通知公安机关进行现场勘验
  • D.  将曹某作为犯罪嫌疑人进行扣押
7. (单选题)宋某系加拿大籍华人,其在中国境内参与了走私犯罪并被我国警方抓获,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应当(  )。
  • A. 由我国司法机关来处理
  • B. 移送加拿大司法机关处理
  • C.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 D. 由该国驻华使馆同我国司法机关协商解决
8. (单选题)近日,某县公捕公判大会,会上数名犯罪嫌疑人分别被公开逮捕或公开宣判数以千计这—活动。消息在网上传播后如—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引发热议。下列说法最具法治思维的是(  )。
  • A.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
  • B. 公开逮捕有助于法律教育功能的实现
  • C. 公开宣判符合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原则
  • D. 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可以依法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9. (多选题)范女士喜欢编造并传播小道消息,她曾经捏造事实,同时诽谤甲、乙、丙、丁四人。此后,甲独自向人民法院起诉。关于本案,人民法院哪些处理方式是错误的(  )。
  • A. 人民法院不受理此案
  • B. 同意乙、丙、丁三人不参加诉讼
  • C. 乙、丙、丁不参加诉讼,但允许他们在本案宣判后另行提起刑事自诉
  • D. 乙、丙、丁不出庭,但允许他们保留告诉权
10. (判断题)对公务员的违法犯罪事件,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无权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主要由政府机构中的监察部门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
11. (单选题)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工作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发现该犯罪行为已经过了追诉时效,检察院应该(  )。
  • A. 撤销案件
  • B. 不起诉
  • C. 移送法院处理
  •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2. (单选题)刑事诉讼中的“疑罪从无原则”彰显的宪法精神是(  )
  •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C.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D.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13. (判断题)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但是,聘请翻译的费用由诉讼参与人承担。()
14. (多选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刑事案件的(    ),由公安机关负责。
  • A. 执行逮捕
  • B. 拘留
  • C. 侦查
  • D. 审判
15. (单选题)陈某因不服单位对其作出的处分决定,深夜潜入单位,在办公室内淋洒汽油并放火自焚,引发大火,造成单位经济损失巨大,陈某被及时抢救,保住了生命,未造成其他人员伤亡,为追究陈某责任,由(    )起诉。
  • A. 当地公安机关
  • B. 当地法院
  • C. 当地检察院
  • D. 陈某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