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1、公司: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3、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
4、子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是无法人资格+公司担责,子公司是有法人资格+独立担责。
1、公司的概念:
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态,是依照法定的条件与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事组织。公司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特征:
(1)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特别注意:公司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承担有限责任,在我国不存在无限责任公司。)
3、设立公司的要求:
(1)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2)补充知识:由于法人的类型不同,各国规定的设立原则也不同。综合起来主要有自由主义、特许主义、行政许可主义、准则主义和强制主义。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采取的是准则主义。
4、公司变更的债权、债务: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5、公司住所: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6、公司法定代表人: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7、区别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
(1)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法定代表人与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区别的,代表人的行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为,只是对被代理人发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就是企业、事业单位等本身的行为。
(3)法人代表是依据法人内部的规定,担任某一职务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对外依法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人。
(4)特别注意:一个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唯一的主要负责人,而法人代表不是唯一的。
8、分公司+子公司:
(1)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2)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区别子公司与分公司:分公司是无法人资格+公司担责,子公司是有法人资格+独立担责。
9、担保情况:
(1)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2)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3)区别股东会与股东大会: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最高组织机构,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组织机构。
10、公司股东:
(1)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2)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4)补充知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①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市场以及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三个层次。
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解决两权分离下的代理问题,关键是解决委托人如何有效地监督和激励代理人的问题。
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涉及到如何在使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化的同时,又使监督成本相对较低的问题。
④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目标是要在股东、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权力结构,从而更好地实现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仅仅是管理阶层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