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国家提出的最大的,最宏观的概念,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有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1、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和狭义的教育制度。
广义的教育制度——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核心和主体地位)
2、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1、教育制度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国家提出的最大的,最宏观的概念,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2)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常考点:
①比如说学制就是修业年限,此种说法是错误的。学制不只是修业年限,学校的性质、目的、入学条件等均属于学制规定的范围。
②再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地位: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2、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趋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主体确定;
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
①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
②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③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3)非制度化教育
①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形态(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客观存在的教育形态),它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组织化行为,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高度一体化的“教育”。
②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③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