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教育制度的概念和形式上的发展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国家提出的最大的,最宏观的概念,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有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和狭义的教育制度。

广义的教育制度——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核心和主体地位)

2、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

考点详情

1、教育制度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国家提出的最大的,最宏观的概念,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2)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常考点:

①比如说学制就是修业年限,此种说法是错误的。学制不只是修业年限,学校的性质、目的、入学条件等均属于学制规定的范围。

②再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地位: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2、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趋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主体确定;

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

①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

②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③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3)非制度化教育

①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形态(其实也是一种具有客观存在的教育形态),它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组织化行为,是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高度一体化的“教育”。

②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③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多选题)学制具体规定着(  )。
  • A. 学校的性质
  • B. 学校的任务
  • C. 入学条件
  • D. 修业年限
2. (单选题)—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  )。
  • A. 学校管理制度
  • B. 学校教育制度
  • C. 学校人事制度
  • D. 学校办学体质
3. (单选题)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 A. 教育管理制度
  • B. 国民教育制度
  • C. 义务教育制度
  • D. 学校教育制度
4. (单选题)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  ),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及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 A. 团体
  • B. 集体
  • C. 组织
  • D. 学校
5. (单选题)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 A. 国民教育制度
  • B. 素质教育制度
  • C. 私立教育制度
  • D. 学校教育制度
6. (单选题)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是()
  • A. 国民教育制度
  • B. 学校教育制度
  • C. 壬戌学制
  • D. 癸卯学制
7. (单选题)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
  • A. 教育目的
  • B. 课堂教学
  • C. 教师与学生
  • D. 学校教育制度
8. (单选题)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是()。
  • A. 教育方针
  • B. 教育目的
  • C. 学位条例
  • D. 学制
9. (单选题)—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
  • A. 国民教育制度
  • B. 学校教育制度
  • C. 壬戌学制
  • D. 癸卯学制
10. (单选题)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 社会教育制度
  • B. 高等教育制度
  • C. 学校教育制度
  • D. 国民教育制度
11. (单选题)(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 A. 学制
  • B. 教育系统
  • C. 教育制度
  • D. 教育体制
12. (单选题)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的“废科举,兴学校”。
  • A. 唐朝末年
  • B. 清朝末年
  • C. 民国初期
  • D. 明朝末年
13. (判断题)人类社会出现了专门的学校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就被制度化的教育所取代。( )
14. (单选题)制度化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 )。
  • A. 班级授课制
  • B. 教师资格制度
  • C. 学校教育系统
  • D. 教师职务制度
15. (单选题)我国唐朝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官学体系,比如“六学二馆”,按照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这属于( )。
  • A. 制度化教育
  • B. 非制度化教育
  • C. 后制度化教育
  • D. 前制度化教育
16. (单选题)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最本质的区别是( )。
  • A. 教育方法
  • B. 教育形式
  • C. 教育内容
  • D. 教育理念
17. (判断题)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场所—学校,这标志着教育活动从无规则形态发展成了制度化的规则形态。(  )
18. (单选题)智力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翻转课堂、平台资源、电子慕课等多种教学形式,运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线上教学,深受到广大学生欢迎。此公司的教育制度在形式上属于(  )。
  • A. 前制度化教育
  • B. 非制度化教育
  • C. 后制度化教育
  • D. 制度化教育
19. (判断题)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
20. (单选题)“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
  • A. 非制度化
  • B. 前制度化
  • C. 制度化
  • D. 科学论
21.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形式化教育阶段的是(  )。
  • A. 教育主体确定
  • B.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 C. 大抵有固定活动场所
  • D. 明确规定各种制度,如入学制度、教育制度等
22. (多选题)非制度化教育是任何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活动,下列关于非制度化教育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非制度化教有是对制度化教育理念的全盘否定
  • B. 库姆斯、伊里奇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 C. 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念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 D.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念是“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3. (单选题)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
  • A. 前制度化教育
  • B. 制度化教育
  • C. 正规教育
  • D. 非制度化教育
24. (判断题)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办洋务,兴学堂”运动。(  )
25. (单选题)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  )。
  • A. 库勒和库姆斯
  • B. 库姆斯和伊里奇
  • C. 库姆斯和波波尔
  • D. 伊里奇和库勒
26. (多选题)学制的发展经历了(  )等阶段。
  • A. 前制度化教育
  • B. 制度化教育
  • C. 非制度化教育
  • D. 现代化教育
  • E. 全民化教育
27. (判断题)大致来说,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上半叶已基本形成。(  )
28. (单选题)近几年,“游学”不断受到追捧,学生在游学期间到国外学习语言课程,参观当地名校,入住学校或寄宿家庭,参观游览主要城市和著名景点,将学和游结合,“游学”属于(  )。
  • A. 前制度化教育
  • B. 制度化教育
  • C. 非制度化教育
  • D. 超制度化教育
29. (单选题)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A. 学校的产生
  • B. 学制的建立
  • C. 教育实体的出现
  • D. 定向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