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内容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是。

通关题库

考试要点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2、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考点详情

(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方法论意义

1、一切从实际出发

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是。

2、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的内容:

①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及能力;

②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及能力;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的心态。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①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是可以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这符合了可知论的观点。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符合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思维导图

 

考点试题

1. (单选题)“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所蕴含的哲理是(  )。
  • A.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B. 意识活动本身可以改变客观世界
  • C. 人们的精神活动依赖于物质活动
  • D.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 (单选题)从唯物论角度看,坚持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是因为(  )。
  •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 B. 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 C. 只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没做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 D.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 (单选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哲学上看,党和国家如此重视创新,其依据是(  )。 ①辩证法的否定观的要求②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创新意识决定自然界的发展
  • A. ①④
  • B. ①②
  • C. ③④
  • D. ②④
4. (单选题)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这段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B. 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 C. 正确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 D.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5. (多选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盛行的至理名言,也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当前在追求中国梦,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仍然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 B.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C. 意识的作用是万能的,可以创造一切
  • D. 意识的反作用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
6. (单选题)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一观点从哲学角度主要体现了()。
  • A.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 B.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 C. 意识具有能动性
  •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 (单选题)成语“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个成语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B.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D.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8. (单选题)2020年初,习近平主席在疫情防控工作讲话中指出“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句话体现了(    )的哲学原理。
  • A. 人们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 C.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 D. 客观存在是人的意识的反映
9. (单选题)“掩耳盗铃”“画饼充饥”否认了(    )。
  • A. 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 B.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 C. 物质的客观存在性
  • D. 物质的绝对运动性
10. (多选题)养殖生态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务院通知要求,2017年底前,各地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大力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国家加大养殖生态环境治理( )。
  • A. 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
  • B. 发挥意识决定作用,从根本上改变养殖生态
  • C. 从各地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子
  • D. 抓住主流,促进事物性质的变革